無錫:3500條放流魚植入芯片與藍藻作戰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無錫:3500條放流魚植入芯片與藍藻作戰

2010年01月17日
摘錄自2010年1月15日新華網南京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無錫市農業委員會近日在蠡湖放流了30萬尾小魚,其中3500條鰱鳙魚體內被植入高科技芯片,可精細測量蠡湖生態環境,為太湖水質總體監測提供量化依據,這是物聯技術首次「聯姻」凈水漁業。

芯片用來記錄魚的放流時間、放流地點、放流時魚身體狀況等初始信息。研究人員用計算機掃描芯片,就可找到初始數據,以此研究蠡湖魚類的生存狀態、環境變化對魚的影響等,還可通過魚類身體重量變化算出吃掉的藍藻,精細測量出蠡湖生態環境的變化情況。此項技術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中心從美國進口,已試用成功,是項成熟技術。

據了解,鰱鳙魚屬濾食性魚類,能大量攝食藻類,對凈化水質、促進生態平衡具有積極意義。一條魚每生長1公斤,就須吞食100至150公斤鮮藍藻。所以,此次無錫增殖放流仍以鰱鳙魚為主,同時補充放入特色魚類和貝類,所有放流魚種均經過水產部門的檢驗檢疫。

無錫市農委漁政處人員提醒市民,不得私自捕撈。凈水魚能有效改善水質環境,此次植入芯片的「標記魚」更是身負重任,市民要自覺保護這些治水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