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署:海地地震之後面臨多種與環境相關的風險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環境署:海地地震之後面臨多種與環境相關的風險

2010年01月31日
摘錄自2010年1月28日聯合國環境新聞中心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海地地震之後迅速對其環境狀況進行了評估,確定該國之後將面臨多種與環境相關的風險,如廢墟瓦礫、醫療垃圾、危險化學品洩露、山體滑坡以及大規模流離失所問題給環境造成的壓力等。

環境署表示,災後開展的緊急醫療救助行動中產生了大量的醫療垃圾,目前這些垃圾在醫院等場所日漸堆積,而海地缺乏處理這些潛在危險物品的系統和設施。環境署正在與世衛組織和海地政府合作,在太子港設立存放這些垃圾的地點並制定處理垃圾的程式。

海地震中及周邊地區建築物受損的程度達60%至80%,由此產生了數以千萬噸計的廢墟瓦礫,部分已經得到清理的瓦礫被丟棄在道路兩旁,將進一步對環境造成影響。而且,工廠和倉庫等地點在震中受到損壞,有可能導致有害化學品的洩露。

地震還導致海地許多山丘發生小規模的山體滑坡,儘管現在已經看不到明顯的移動,但環境署擔心暴雨到來之後將引發更多的山體滑坡。另外,大約有100萬人從地震災區遷往受到影響較小的其他地區,短期內,這些流離失所者的能源和生活需要將給海地本已非常稀缺的自然資源帶來進一步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