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婆羅洲熱帶雨林裏,姆魯國家公園(Gunung Mulu National Park)的一條步道上,一位同行伙伴,台北人鵂鶹,正半蹲身子,持相機略微仰角地拍攝一排停在葉背的長翅蠟蟬們(Family Derbidae)。我站在鵂鶹身後,欣賞這一排美麗的昆蟲,牠們的翅,並不收攏平貼於腹部,竟張開,像一把又一把剪子,掛在展示架上。
牠們為何群聚在葉背(而非葉面)?又為何排成一列(而非單獨一隻)?
如果說地球上的生命是由上帝所創造的。我同意。因為上帝既然無所不能,祂為什麼不可以是演化呢?演化,型塑了地球上繽紛的生命,創造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於是,許多生物的行為與現象,總被演化論所詮釋。這些行為與現象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歷經生命長河而存在,必有其能在「自然選汰」下,得以「適者生存」的原因。不然,早該滅絕了。
可是,真的不能單單只是為了美,而非為了生存而存在某一行為,或某一現象嗎?活著,一定要那麼辛苦?時時刻刻為生存而奮鬥嗎?不能有一點點,小小的悠閒嗎?我的問題不是對人類發問(雖然我也想問問一些人),我是對著那一長列美麗的長翅蠟蟬們而問的。當然,牠們並沒有回答我。我望著牠們,那排成一列的樣子,有一種優雅的氣質,有一種美,有一種讓我捨不得只拍了幾張照片就離開的衝動。我於是讓自己多呆了一會兒,和牠們聊聊天。
我問牠們:「您們為何要在葉背排成一長列?這代表了什麼生存上的策略?」其中一隻長翅蠟蟬終於開始和我對話了,牠似乎有些不滿我的用詞:「策略?你們人類在電影院門口排一長列等著看3D電影【阿凡達】意謂著什麼生存策略?在台中市一中街那幾家排隊老是排很長的小吃攤,你何不問問那些人,這到底有什麼演化上的優勢?或生存上的策略?」牠停頓了一下,似乎等著要我接話,但我一時想不到怎麼回應,牠便接著說:「算了,你還是沿著步道繼續走,走到鹿洞(Deer Cave),去問那些黃昏時一隊又一隊飛出的蝙蝠吧!幾百萬隻的蝙蝠在黃昏時, 如一陣又一陣的黑色濃煙,竄出鹿洞,飄上天際,化歸於無。你可以問牠們,這又是什麼生存策略?」
是的,旅遊行程上說,這一天的目的地是鹿洞,約有兩百萬隻蝙蝠棲息在鹿洞裏,因此這裏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備受矚目與保護。我們一伙人,在黃昏前先進鹿洞裏繞了一圈,許許多多蝙蝠倒掛在洞頂,發出略微刺耳的叫聲。黃昏前,我們走出鹿洞,在洞口外的涼亭裏等著黃昏的蝙蝠飛出,但運氣似乎不佳,天濛濛地,下著雨,我們擔心蝙蝠會不會不想在雨天飛出鹿洞去覓食。這擔心是多餘的,蝙蝠終於飛出了鹿洞,不過,據說數量少了些,但在我看來仍是極為壯觀的。每隔約十來秒就會有一群蝙蝠從鹿洞裏,黑煙一般,竄出,飄向天際,而後化歸於無;而後,又一陣黑煙,又化歸於無;然後,又一陣黑煙,又一陣,又一陣……
我只記得在每一陣冒出的黑煙般的蝙蝠群升空時發出驚呼,卻忘了問牠們,幾千上萬隻蝙蝠一起出洞,升空,而後飄散,有什麼適於生存的策略嗎?也許,美,並不需要什麼策略,成千上萬隻蝙蝠從我眼界上空掠過時,我感受到一種壯闊之美,美到不需要問,也不想問有什麼生存策略。因為,即使有什麼生存策略,有什麼演化上的適存優勢,也絲毫不會影響這壯闊的美不是嗎?
那時刻,我只想仰望天際,等待一陣又一陣掠過上空的蝙蝠,我只想在每一陣蝙輻構成的濃煙飄過眼前時,單純而興奮地大聲驚呼,光是大聲驚呼就是一種享受的感覺了。先別管演化如何塑造這一奇景,也別急於尋找這一奇景在演化上的詮釋。只需要單純期待一陣蝠煙飄過,讚歎,然後還會有另一陣蝠煙飄過,再讚歎。讓這一陣又一陣的濃密蝠煙去嗆您的美感,嗆到您被這壯闊之美所包圍,所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