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頭一遭:小抹香鯨救援成功 台南外海野放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頭一遭:小抹香鯨救援成功 台南外海野放

2010年03月08日
本報2010年3月8日台北訊

到達預定野放點,作放流前準備(林務局提供)今年1月9日於高雄縣永安鄉擱淺的小抹香鯨,經林務局委請台江鯨豚救援中心救治,在志工與獸醫專家群不眠不休近2個月照護下恢復健康,昨(7)日於台南安平港野放。這是台灣首次小抹香鯨救援成功的紀錄,在鯨豚保育史極具意義。

林務局指出,這隻幼鯨剛斷奶,研判當時疑遭鯊魚攻擊咬傷而迷途擱淺,被救起時身體十分虛弱,除體表有多處傷痕外,胃內並有寄生蟲與白血球過高的問題。單依幼鯨外觀,不易辨別其物種,後經DNA鑑定確認為雌性「小抹香鯨」(學名:Kogia breviceps),屬台灣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取名為「妹妹」。

小抹香鯨(手繪圖 林務局提供)「妹妹」是台灣繼2000年瑞氏海豚「阿通伯」野放成功後,第2隻康復野放之鯨豚。為瞭解小抹香鯨返回大海後之行為模式及游逕路線,林務局與成功大學合作於「妹妹」身上安置衛星發報器,成為全亞洲第1隻安裝衛星發報器的小抹香鯨。研究團隊未來半年將藉此監測及收集小抹香鯨的遷徒資料,進行小抹香鯨生態習性的研究,可對日後台灣鯨豚保育工作提供更完整的資訊。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指出,小抹香鯨天性易緊張,台灣過去尚未有成功救援的案例。在這次長達2個月的時間內,台江鯨豚救援中心王建平教授所帶領的志工團隊,動員700人次不分晝夜的投入,一開始「妹妹」完全無法自行游泳、進食,須要志工們下水全時陪伴扶助、插管餵食、打點滴補充營養。3星期後,雖然身體創傷已康復,卻發現「妹妹」養成了依賴心理,僅接受照養志工的餵養,不肯自行水中捕食。為避免她喪失野性而無法重返大海,於是展開第二階段的野放覓食訓練,最後終於成功,並於昨日由台南四草台江鯨豚救援中心載往外海黑水溝附近野放。

救援志工搬運小抹香鯨至救援池(林務局提供)

出發航向外海之路途中,楊瑋誠獸醫替小抹香鯨妹妹 於背鰭上 裝設衛星發報器(林務局提供)

下午12時22分於高雄海域野放成功(林務局提供)

據林務局長顏仁德介紹,農委會2006年11月設立「中華鯨豚擱淺處理組織網」負責全國的鯨豚擱淺通報與救援任務,創亞洲之先例。統計台灣自1994年以來共處理擱淺鯨豚約500隻,近年來更建立鯨豚DNA鑑定資料庫,為國際間所稱讚。

林務局表示,台灣地區曾出現的鯨豚約30種,林務局已建立中華鯨豚擱淺處理組織網,民眾如發現擱淺或受傷之鯨豚,請利用鯨豚救援24小時專線0928-539977(我想救救鯨鯨)通報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