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re what we eat.」「吃」對現代人而言,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動詞,而是表徵觀念、身分、態度,乃至於文化的一種社會行為。受限於不同的地理條件和氣候類型,不同區域的人們在飲食來源上有所差異,也從而發展出不盡相同的飲食習慣。然而,工業革命之後,科學的進步、都會區域的形成漸漸促成人類飲食習慣的趨同,由過去農業社會時代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轉變成偏向高蛋白、高脂肪及低纖維的飲食。此種轉變致使不少工業化或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在最近40多年罹患心血管疾病、痛風、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個案不斷增加。
工業化生產 讓食物充滿風險
正常情況下,每個人一天至少平均進食兩次,當中除了主食外,還包括了水分或其它營養物質之攝取。如果簡單地把食物來源分成兩類;那麼在肉類生產部分,集中型的動物養殖方式是對人類飲食安全與生態環境衝擊最大的主因;而在非肉類的蔬果農作物方面,基因改造則是目前對人類健康與生物多樣性最具風險性的生產技術。
事實上,無論畜牧還是務農,均是人類生活方式的一種基本型態,不但歷史攸久,還具有高度的文明屬性。但是被工業化之後的畜牧業與農業,卻對人類本身及其賴以維生的地球生態構成了相當程度的危害。如果要改善目前的工業化食物生產模式,需要設法讓從事畜牧與農作的參與者了解到目前的生產方式及觀念,其實對人類本身的健康非常地的不安全。
每公斤動物蛋白 需耗13公斤穀物
動物的排遺以及農藥在土壤、水或空氣中的含量一旦超過容許值,就有可能直接或間接促成我們生理上或是心理上的疾病。以食品產業高度工業化的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東部的居民為例,日常生活便飽受此種工業化食物生產方式的影響,與污染的環境共存,致使呼吸道與皮膚方面的病症罹患比率明顯高於其他州的居民。
另一方面,大量的生產肉類對於目前人口爆炸的地球來說無疑是一種過度揮霍自然資源的行為。學者David Pimentel的研究指出,生產一公斤的動物性蛋白質要消耗13公斤的穀物,如果從經濟效率的角度來看,這完全是no sense!而種植供動物食用的飼料所需的水、還有含毒性的殺蟲劑、化學肥料也是消耗量極度地可觀。
從食品安全(food safety)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注意到目前集中型的動物養殖方式非常容易在過程中滋生細菌,導致這些被飼養的動物生病。這也是為什麼工業化程度較高的畜牧業國家,經常會以施打抗生素或荷爾蒙的方式到動物體內,以提高牛隻、豬隻或雞隻的抵抗力。進一步說,牧畜業的生產者為了增加牲口的抵抗力,經常大量地將抗生素添加在飼料,或以注射、塗抹等方式施用於牲口,這些藥劑最後會融入動物的肉和內臟中,尤其以肝臟最多。我們如果大量或長期食用這些有抗生素殘留的肉類或其相關製品,便容易引發過敏或其它的疾病。
自然農業 反能降低社會成本
去(2009)年美國陸陸續續爆發了多起有關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的食品不安全事件,便是與上述此種集中型的動物養殖方式有關。儘管科學上要建立兩者直接的因果關聯性還有若干爭議,但要完全否認食物生產的工業化對人類食品安全和地球環境的影響,已是不可能。
姑且撇開我們信仰或是健康上的一些論辯,如果我們減少工業化的食物生產方式,重新回到過去較傳統的自然農業。對我們人類自己賴以維生的地球也是有益的。或許有人認為傳統農業的供應量太小,無法滿足目前市場上的需求,但是少了農藥、化學肥料、還有不人道的動物餵養與宰殺方式,人類與自然的相容度會明顯改善,土壤的永續可耕作能力也會增加,同時空氣中的持久性有機化學污染物(PoPs)成份會降低,國家花費在其人民疾病的醫療支出與社會成本,也會相應地得到舒緩。
此外,學者Robert Goodland等人的研究顯示,人為的二氧化碳中有51%以上的碳排放來自於工業化的畜牧方式,而過程中所產生的甲烷也佔了人為甲烷排放的37%以上。而碳與甲烷這兩種氣體正是導致全球暖化和氣候異常變遷的主要元兇。這也恰好說明了何以近來漸漸有許多研究報告建議,「少吃肉有益環境生態」,同時也是因應地球暖化的另一種有效方式。
工廠食品 早已成主流
現在我們面臨的一個難題是,怎麼提倡與推廣更多人接受「少吃肉」的觀念?如果只是單純的環保訴求,恐怕不足以喚起共鳴。我們需要更多在經濟以及健康層面上的研究,幫助人們清楚看見少吃肉或是停止工業化食物生產的好處。事實上,目前日常生活中所能購得的許多食材、食品或是飲料,都是經過加工或是滲有添加劑的工業或科學產品,我們早以深陷其中而不自覺。
只要食物製造的生產鏈越來越複雜,參與其中的產業越來越多,真正健康與純粹的食物已經不容易吃到。說得更明白些,食品安全的確保已經不再是透過政府機關篩檢或防疫就能達到,而是要靠消費者的觀念轉變和自我節制。唯有當我們不再執意追求口感和口腹之慾,工業化的食物生產才不會過度介入日常生活的飲食,和破壞我們唯一的地球。
【參考資料】
UNEP 2008 "Kick the habit: An UN Guide to Climate Neutrality"
Goodland, R. & J. Anhang, 2009 "Livestock and Climate Change" in World Watch Nov/Dec 2009 pp.10-19
【延伸閱讀】
《蝦米?! 吃蝦碳排比牛高!》張楊乾 12-Feb-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美國牛進口 不光是衛生署的事》張楊乾 26-Oct-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環保素 德國正熱》廖桂賢 4-Feb-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用嘴巴抗暖化 用少吃牛肉開始》張楊乾 15-Apr-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