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與氣候變遷議題息息相關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女性與氣候變遷議題息息相關

2010年03月09日
本報2010年3月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從瑞秋‧卡森1960年代寫了《寂靜的春天》以來,女性在環境永續議題上不斷提出先知灼見,影響當代思維頗巨。婦女節同時,由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女性與氣候變遷論壇」,除了看見這些女性的卓越成就,並針對氣候變遷所引起的重大災害,探討一般女性的處境與角色。與會講師除了肯定女性對週遭環境經驗的價值,也提到女性性別在公共政策參與普遍遭遇的困境,唯有提供女性平等的教育、資訊機會,鼓勵女性投入備災工作,才能將角色由受災轉為減災。

完整資訊 女性更能投入救災訓練

台灣紅十字會副祕書長林秀芬說,女性在救災、備災,參與較少,這也是需要改變的。備災是指事前對災難之準備,這不只是體能上的,更是觀念上的,必須在災難之前預作準備。南亞海嘯之後,世界各國陸續發表了相關的研究報告,其中針對不同災害,如颶風、海嘯以性別角度比較,女性死亡人數較多;但地震就不明顯。女性受限於體能、經濟、教育以及決策等因素,而容易受災。在各項補償申請,例如房屋補償,通常補償是給家戶登記者,主要是男性,但實際善後則為女性。八八水災重建委員會,婦團呼籲應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委員,能重視女性在重建過程中的需求。

2005年日本在減災會議中,發展了2005-2015年減災綱領,其中基於性別差異針對女性提出重點。2006年亞洲主要論述更將災害中性別敏感度列入考量。災難發生初期,應顧及女性特別需求,例如生理期、懷孕期、哺育期中的女性需求。在收容安置上,必須讓女性感到安全感,不至於倍感威脅;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在災害中受暴機率高於平時。

女性在災害中居於弱勢,但這是相對的、可改變的。重建過程無論是賠償,或其他資訊,都應讓女性充分掌握。雖說在家務上女性主導性高,但女性卻不是決策者。

窮國的女性 弱勢中的弱勢

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計算出百年來全球氣候升高了0.74℃,而台灣更高達2倍。提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光是著墨在這些科學論證上、到底要控制在2℃以內或如何應變是不夠的。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李河清認為,科學論證不足以涵蓋氣候變遷的內涵。氣候變遷隱含著更深的意義:已開發國家將之視為公共政策與議題,開發中國家為平等、正義問題,低度開發、小島國則是生存和人權問題。

日常氣溫的差異可能到4-5℃左右,人們常經歷這當中的變化,因此無法感受增加0.74℃帶來的威脅與迫切性,因此在檢視問題時,應以科學證據、衝擊影響以及因應能力這三項指標來評估。

小島國雖然排碳量只佔全世界的0.06%,但卻面臨嚴酷的衝擊,是氣候變遷首當其衝的受害者,而他們的反應能力差。日本雖也是島國,排碳量排第5名,衝擊也很大,但因應能力強。兩大環境流氓美國人口佔全世界4%,排碳佔全世界20%(累積總量排第一),使用全世界5分之1到4分之1的能源。中國碳排量居世界之首,環境衝擊大,因應能力不是很好。將此架構放在女性身上,窮國中女性握有的資源更少,她們在碳排上貢獻極小,面對的衝擊極大,並且沒有任何因應工具或方式。李河清說她們是「弱勢中的弱勢」,並認為應將焦點聚焦在窮國中的女性。

平等參與 女性的聲音不容忽視

「千禧年發展目標」中提到兩項目標:確保環境永續、促進性別平等,充權(empower)女性。環境分析學會理事長凌永健也認為「平等參與」很重要,政府在制定環境相關的綠色政策時,應促進女性參與,讓她們的聲音被聽見。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