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改變「核貧」標準 新城市貧民湧現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上海改變「核貧」標準 新城市貧民湧現

2010年03月28日
摘錄自2010年3月28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上海基於物價等因素造就大批新城市貧民,形成「上海式貧困」。因為上海官方正改變審核貧窮的方式,不看收入而看支出,窮人瞬間變多。

據「瞭望東方週刊」報導,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07年調查數據,如果以收入作為貧困指標,大陸城市貧困人口為1470萬人,但如換成以每人平均支出為指標,則貧困人口總數增至3710萬人。

上海楊浦區民政局社會科科長鄭軍表示,在長期的工作中發現,較多困難戶大部分都是因醫療問題導致經濟困難。即使收入超過標準,但根本拿不出治病住院的錢,卻也無法從政策上給予幫助。

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副局級巡視員曹扶生說,「目前享受低保資格主要以收入是否低於標準,實際上還有相當數量的邊緣家庭及中低收入家庭,收入超過低保標準,但因醫療、教育、住房等鉅額支出,實際生活水準低於標準。」他估算上海相對貧困口在200萬人左右。

上海市民政局局長馬伊裡日前表示,今年上海將形成支出型貧困群體的發現、監控和預警機制。只核收入不核支出的貧困定義將成過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