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促傳統養豬業走向低排放、零污染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中國力促傳統養豬業走向低排放、零污染

2010年04月02日
摘錄自2010年4月2日新華網濟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國農業大省山東目前正大力推廣一項生態環保養殖技術,逐步實現養豬產業低污染、低排放和無臭氣。

沂南縣是中國首批健康養殖示範縣,最早從國外引進這一生態環保養豬技術,初步統計,這個縣已建成生態環保豬場60多處,發酵床面積近6萬平方米,年可出欄生豬20多萬頭。

生態環保養豬也稱「自然養豬」或「發酵床養豬」,其原理是利用空氣對流原理建設豬舍,舍內設置80厘米左右的墊料池,填充鋸末、稻殼或秸稈等農副產品墊料,利用菌種使墊料發酵,豬的糞便直接排放到墊料上,在墊料微生物作用下發酵,具有成本低、耗料少、效益高、操作簡單、低污染等優點。特別是中國幹旱、貧困、缺水的西部地區,因為不需每天清掃、衝洗豬舍,可節省用水70%以上。

據統計,中國不僅是豬肉消費大國,而且是生豬生產大國,每年豬肉產量將近5千萬噸,佔全球總產量一半左右。與此同時,污染問題也一直困擾著中國養豬戶。據測算,一個千頭規模的養豬場,日排泄糞尿量可達6噸,年排泄量則在2千噸以上。

王修貴說,傳統的養豬方式每天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清理排泄物。而生態環保養豬技術能迅速有效地降解豬的排泄物。而且墊料在使用3年後成為優質生物有機肥,可直接用於果園、農田,每立方米的價格高達1000多元人民幣。

此外,這種新型的養殖方法,能夠讓豬在生態、環保、舒適的環境中自然生長,降低疾病的發生率,減少使用抗生素,使豬肉品質得到保證,價格比市場上普通豬肉高出2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