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擬食蝸步行蟲的蝸牛大餐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台灣擬食蝸步行蟲的蝸牛大餐

2010年04月04日
作者:楊家旺

冬天,西部的昆蟲相顯得淒清,我和幾位伙伴便如越冬斑蝶,遷移到台東去尋找溫暖的地方。第一晚,住在山豬與小官夫妻倆的「有人在家」民宿。山豬這些年負責台東的越冬斑蝶標放事宜,接受志工們報名、登記、排班等事宜。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的志工投入後,越冬斑蝶之謎便一層又一層的如面紗被揭開了。

清晨,「有人在家」的大門口,一隻大蝸牛正被台灣擬食蝸步行蟲(Coptolabrus nankototaijanus)嚼食。蝸牛肉被鑽出一個深凹洞,台灣擬食蝸步行蟲的整個頭埋入蝸牛體內,吃得專注而忘我。幾位伙伴在牠周圍猛拍照,牠也不在乎,只顧著一口又一口地吃著蝸牛肉。

台灣擬食蝸步行蟲的體型不小,約有4公分長,前胸背板與鞘翅邊緣的紫,帶有玫瑰的色與金屬的光,顯得格外美豔。在2009年4月1日前,牠是台灣18種保育類昆蟲之一;在2009年4月1日後,牠被除名了。連同多年來已無採集記錄的台灣食蝸步行蟲,以及分布普遍、族群數量穩定的渡邊氏長吻白蠟蟬一起被除名了。但增加了鹿野氏黑脈螢與黃胸黑翅螢,以及分布於蘭嶼、綠島的五種球背象鼻蟲和一種碎斑硬象鼻蟲。減三加八的結果,台灣保育類昆蟲增為23種。其中鹿野氏黑脈螢和黃胸黑翅螢之所以數量驟減的原因,乃牠們生存的棲地多為山澗與排水邊坡,因水泥化工程的緣故,致使幼蟲無法生存,因而極需被保育。這不禁令人疑惑了?既然如此,為何台灣的水泥護坡工程仍在各昆蟲相豐富的步道邊坡被施工,取代了原本翠綠的植物相與豐富的昆蟲相呢?

有些人曾在花蓮看見台灣擬食蝸步行蟲,或許因體型大如蟑螂,且數量多的緣故,小學生們把牠們當作蟑螂在地上踩扁。若對照我們這群來自西部的人,圍著一隻台灣擬食蝸步行蟲猛拍照、極讚歎、直說難得一見的狀況來看,弔詭與矛盾之強烈,就不得不令人深思其中的奧義了。

弔詭的可能還有,究竟是一種昆蟲成了保育類之後被捕捉的壓力較大?還是未被列為保育類被捕捉的壓力較大呢?

隨著生態保育的觀念慢慢被重視、被詮釋、被傳播,以蒐集昆蟲標本作為嗜好的業餘人士,拜數位相機普及之賜,可以慢慢轉為拍照「蒐集」了。數位相機的儲存模式,不僅複製容易,且分享簡便。透過網路相簿或部落格,便可以將自己拍到的昆蟲,透過完整的構圖,以大自然作為背景,幾近藝術(甚至就是藝術)地被呈現出來了。

昆蟲標本是學術之必要,卻不必是業餘觀察者之必要。甚至,我想這麼說,有了數位相機、超大容量的硬碟、網路相簿和部落格之後,昆蟲標本的採集對於業餘昆蟲觀察者來說,是一種完全沒有必要的。除非,有學術上研究的需要,不然,昆蟲之美應以攝影、分享的模式進行;採集且獨佔的心態,已不符生態保育的趨向,甚至不符尊重生命與自然生態的原則。試想,專家們的標本採集,有其研究與學術上的價值,而這研究價值仍不是獨享的,而是幫我們更了解昆蟲,更了解昆蟲之後,要保育、復育這種昆蟲,或對大生態做出貢獻時,便有了更多的科學根據。從這角度來看,仍是分享而不獨有的心態與作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