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城市多「限摩」 台灣怎麼做?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中國大城市多「限摩」 台灣怎麼做?

2005年08月09日
本報訊 (波特曼 報導)

如果台灣各縣市市區全面禁騎機車,會是什麼景象?彼岸中國的廣州、濟南、上海等許多大城市正推動限制機車進入市區政策,簡稱「限摩」或「禁摩」政策。動作較快的廣州市,2007年起,市區中就見不到機車蹤影了。

廣州市在限摩之前大約有70萬量以上的機車,該市官員指出機車造成許多社會秩序問題。因此,2004年1月15日廣州市政府舉辦公聽會,列舉限摩政策的五大原因,官員認為機車製造環境污染、製造噪音、違規嚴重、飛車搶劫等犯罪橫行,並有損廣州作為國際都市的形象;公聽會上更請醫師列席,提出交通事故受傷者中,有六成與機車有關。目前中國其他城市限摩的理由均不脫上述五點,然而,最主要的原因無非是機車難以管理,阻礙市區交通且有礙觀瞻,所以,對官方來說,限制機車進入市區就成了一勞永逸的方法。

為了避免機車車主權益受損,廣州市的限摩政策採取逐步限制措施。首先在1998停止發放機車車牌,以機車法定使用年限為8或10年估計,市政府要求最遲在2010年所有機車需報廢完畢。在路線與時段上也採逐步限制,目前僅開放機車可以在上下班時間於市區中特定路線上行駛,2007年後,市區道路將全面禁止機車通行。

市府官員信誓旦旦表示,機車騎士在限摩後並不會轉而購置小客車,使馬路更形擁塞;他們認為,養一部小客車的錢等於每年買一台新機車。市政府希望民眾轉搭公共交通系統,如公車與地鐵。目前廣州每年投入上百億人民幣在公共交通預算,但是其中大部分投入地鐵興建,便宜但不方便的公車系統仍讓民眾抱怨連連。

除了限制機車,廣州也在某些路線限制單車通行,理由是阻塞交通。相較於對機車與單車的設限,廣州市尚未對小客車在市區通行上有任何限制。

姑且不論廣州市限制機車進入市區政策背後的社會公平性,中國的機車管制政策原本就比台灣來得好。根據針對汽、機車的管理規定,機車必須定期於公安認可的檢驗中心進行全面檢查,4年內的新機車每2年到檢一次;4年以上機車每年一次,檢查項目包括嚴格的廢氣檢驗,機車年限一到也必須強制繳到回收機構。所有與機車有關的證照,包括牌照、駕照、保險證,全部都必須定檢合格才准予繼續使用。

台灣的機車數量與密度都名列世界前茅,限摩政策牽涉到法律、公平等許多層面,任何官員要在台灣推行限摩政策,不免皆動輒得咎。然而,加強機車檢驗應可資借鏡。儘管目前台灣定檢仍免費,但根據統計,全台1270多萬輛機車中,保守估計至少300萬沒有接受定檢。因此環保署本已決定「機車定檢費由民眾自付」,但為了提升定檢率,環保署於七月底前推翻前議,決定繼續補助。

交通部2005年3月4日發表的《國內機車成長及相關業務統計分析》指出,過去十年間台灣機車數量仍持續以4.6%的幅度成長,平均每人擁有機車數和每公里道路機車數均高居亞洲第一位。然而全台有高達247萬輛已不使用,將是車籍管理與環境污染的灰色地帶。

環保署與交通部已決議,自2006年起,機車未做定檢便不可更換行照,未來更將研議把排氣定檢和監理作業結合,希望藉此更有效管制機車車籍與機車廢氣污染問題。若是環保署與交通部的新措施能收成效,機車族也就不需擔心,有朝一日台灣真的考慮從廣州市移植限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