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魚帶給我們的警訊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媽祖魚帶給我們的警訊

2010年04月23日
作者:張則周(板橋社區大學主任、台大農化系兼任教授)

圖為台灣白海豚,又稱「媽祖魚」,目前只剩不到一百隻。(圖/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大甲媽祖遶境之旅,已在逾10萬的信徒簇擁著神轎緩緩地自鎮瀾宮南下的途中,馬總統與吳院長也趕來祈福。此時還有一向被我們忽視的歷盡滄桑的白海豚也 在近海岸的地方向喧騰的隊伍致意。每年農曆3月因海象平穩,在西海岸偶而可看到台灣特有的白海豚在海上浮沉。漁民們以為牠是來向媽祖祝壽,故暱稱牠為「台灣媽祖魚」。

台灣媽祖魚主要生活在台灣西岸的淺水海域與河口,從台南縣 將軍港到苗栗縣龍鳳漁港之間,離岸約3-5公里的近岸海域都是牠們的活動範圍。由於過去三、四十年來,政府及財團在海岸地區進行大規模工業開發,嚴重破壞 了沿海生態環境,導致媽祖魚數量銳減,目前已不到100隻。2008年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入野生動物紅皮書中瀕臨絕種的危極級物種。

過去三、四十年來,政府及財團在海岸地區進行大規模工業開發,嚴重破壞了沿海生態環境,導致媽祖魚數量銳減,目前已不到100隻。2008年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入野生動物紅皮書中瀕臨絕種的極危級物種。台灣七大環保團體鑒於此,日前發起「全民來認股,保護白海豚行動」,希望募集2億3800萬,向國有財產局購買區內200公頃土地,攔阻國光石化區開發案。這是人民透過國民信託方式認股購置國土,對抗不當開發的首例。

筆者認為這次環保團體的購地行動,不能只視為搶救瀕臨絕種的媽祖魚的運動,它更深層意義是提醒民眾:台灣的生態環境與國民健康已亮紅燈。這些年來,政府因缺乏國家願景及完美的國土規劃,引發不當開發與工廠林立,對台灣環境與人民造成多少慘痛的傷害。

早在1960年美國家電第一品牌RCA於桃園設廠,因排放的有機溶劑含 有致癌的三氯乙烯,造成千餘人罹患癌症,二百餘人死亡。1969年台南台鹼安順廠大量生產五氯酚及其副產品世紀之毒的戴奧辛,嚴重汙染了附近的土 地與魚塭,造成虱目魚大量死亡。1986年發現台塑公司的鹼氯工廠產出的約十萬噸高汙染的汞污泥不知去向。

其他如新竹科學園區電子業排放之廢水,含急毒性物質引發綠牡蠣事件;桃園渴望園區造成霄裡溪飲水禁用事件;高雄大寮鄉毒鴨事件;後壁鄉鉻 米事件;及近日高雄縣台塑仁武鄉二氯乙烷及氯乙烯污染事件;據報環保署已於去年8月抽取仁武廠地下水化驗,證實二氯乙烷含量超過國家標準30.2萬倍,但至今仍未勒令停工,令人不解。以上僅犖犖大者,其實「污染」在台灣從未停過。只是當重大污染被報導時,人心惶惶,轟動一時,但很快又遺忘了。

由於發展高科技產業是國家既定政策,環保署雖根據排放標準對污染廠商開罰,但只在排放濃度上把關,對如何降低工廠污染物之產生並未做嚴格監控。因此即便在環保團體聲嘶力竭地抗爭下,污染版圖仍在繼續擴大。現在已沒有人能告訴我們,台灣還有多少乾淨的土地與清淨的水?

很明顯的是:如果政府仍一味迷信GDP的數字,罔顧生態環境,糧食自給率(目前只有1/3)以及全民健康;繼續大量釋出綠地、農地,取 消農業專業區,積極鼓勵開發,並放寬高耗能、高耗水、高汙染的科技產業,不久的將來,台灣將不再是山明水秀、漁米豐裕、生物多樣性的美麗之島。大概只有住 在豪宅內的首富們才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飲用到乾淨的水,享受到豐盛的食物,其他的庶民恐怕都將依照達爾文自然選汰的進化法則「適者生存,不適者滅亡」。 媽祖魚的警訊,我們能不注意嗎?

※ 本文原刊於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