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黃鸝鳥孵蛋安全 各單位動員保護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監控黃鸝鳥孵蛋安全 各單位動員保護

2010年05月21日
摘錄自2010年5月20日中廣新聞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最近有民眾在台東森林公園內發現一對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鳥類黃鸝正在孵蛋繁殖,為了避免遭到人為的騷擾危害,台東縣政府經過和台東縣野鳥學會等單位研商後決定,採取維持現狀的保護措施,除了拉起警示布條封鎖外,並由警方派員加強巡視,野鳥學會人員也配合排班監控。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指出,別名黃鶯的黃鸝鳥主要是棲息在平地及低海拔丘陵的樹林,特別喜愛在高大的疏林內活動,以昆蟲為主食,也取食大量的漿果及榕果,4月至5月的繁殖期,會以樹葉及乾草築巢在高樹梢上,每窩產2到5枚卵,一般由雌鳥孵卵,幼鳥約14至16天孵出,親鳥會共同餵食幼雛,大約 16天離巢。

台東縣野鳥學會則表示,黃鸝可以說是台灣近百年來數量大幅降低的代表性鳥種之一,近年來數量已相當稀少,全台灣的族群數量估計約為200隻, 主要原因應該是棲地的消失與人類的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