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6月12日
摘錄自2010年6月12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sites/all/themes/quatro/images/news-default.jpeg)
中國宜興紫砂壺的千年美譽遭一夜顛覆,因大陸中央電視台曝光紫砂煲和紫砂壺品質問題,江蘇宜興的紫砂行業陷入困境。
據宜興陶瓷行業協會統計,當地紫砂從業人員從1985以來增加5倍以上。近5年來,陶業銷售以20%以上速度增長,形成一條80億元產業鏈。丁蜀、大浦等鎮到處是「家家捶泥,戶戶業陶」的興旺景象,陶工人數多達10萬。
但半個月前,大陸中央電視台曝光紫砂壺中摻化工原料後,丁蜀鎮多年從業紫砂的藝人魯健明表示,「雖然曝光的是低價壺有問題,但對做名家壺的也有影響,對普通人來說,高低檔壺並不好區分。」少數不法商販在燒成後塗抹有毒原料,以增加假壺「賣相」,正宗的紫砂壺價格不會在百元以下。當地政府迅速召開整頓會議,稱要堅決查出這批「害群之馬」。
宜興市政府日前宣佈重啟對紫砂礦的開採,以期阻擋坊間對紫砂礦已「斷貨」、國內市場60%以上都不是正宗紫砂的猜測。
不過,由於紫砂行業制定把關標準並未出現。業者說,「因為做商品壺的太多了,攪渾了整個行業,等風頭過去慢慢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