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調雨順 看天吃飯的小島—談大氣對島嶼的影響 | 環境資訊中心

風調雨順 看天吃飯的小島—談大氣對島嶼的影響

2010年07月14日
作者:孫秀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主任)

小島對於氣候的反應是直接且無所遁逃的,也因此造就了小島獨特的生活方式。而影響氣候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圍繞著小島的「天」與「海」─大氣和海洋。

大氣是指地球表面上大約1000公里所覆蓋的氣體,而這大氣的流動則受太陽的輻射影響,因為地球上每個緯度不同的地方,所照射到的陽光角度不同,而形成高緯度的地方,太陽沒有直射,所以大氣的溫度較低,相對而言形成高氣壓,低緯度的地方,則因為大氣溫度較高,而形成低氣壓,而這壓力的不同,就產生了氣體的流動,再加上地球本身的自轉,以及氣體的能量變化,造就了全球的大氣環流。

大氣的環流主要分為3大區,即是以緯度來區分,南北緯的0度至30度為哈得雷環流胞(Hadley cell),30度至60度為佛雷爾環流胞(Ferrel cell),60度至90度則為極區環流胞。而這大氣的流動即形成了氣壓帶風帶,而氣體流動的方向,也就造成了風向,就是我們所熟知,以北半球而言的赤道無風帶、東北信風帶、西風帶以及極地東風帶。而台灣本島以及周邊的小島,就在位北緯0度至30度之間的東北信風帶之內。

以上所說的是較大尺度的大氣流動,但地球的表面上,有陸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河川,所以這些地景的不同,也影響了大氣的流動。海水的比熱遠比陸地為高,吸熱與放熱的速度較慢。所以陸地在冬季時的降溫以及夏季時的升溫明顯比海洋快,所以會造成溫度上的差異,而氣體溫度的改變造成氣壓變化,就形成了風的流動方向,這些是因為季節的轉變而改變的風向,就成了季風。

在台灣地區的冬季,因為歐亞大陸的陸地氣溫較低,而形成高氣壓,相對而言太平洋的海洋地帶則因為氣溫較高,而是低氣壓。當空氣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時,就形成了我們冬天常見的東北季風了。

原來的東北信風帶再加上因為地形及季節而形成的東北季風,就更加造就了冬季強勁的東北風。台灣本島還有高山可以阻擋,而位在台灣海峽上的澎湖群島地勢平坦,可就得要面對這強風的考驗。根據統計,澎湖冬季自10月至翌年的1月風速都維持在6m/sec以上,相當於4級風。但當有強大大陸冷氣團南下時,風速常常會達到8級以上,陣風還會達到12級以上。

澎湖常見的菜宅

面對這股強大的季風,小島的人民也發展出獨特的生存之道,除了包的密不透風的裝扮之外,還有特別為菜園加蓋的菜宅。走在澎湖島上,常可見到菜田四周由咾咕石所搭建的低矮圍牆,這就是專為保護菜田避免風吹的設計。根據澎湖文史工作者林文鎮的調查研究,傳統的菜宅為了防堵強勁的東北季風,北牆砌得最高,約在160─250公分之間,東、西側則約150─180公分左右,南牆最低,多不超過100公分。所以,就連菜宅的圍牆高低不同,也反應了風的方向。而在菜宅內所種植的除了蔬菜之外,就是花生、地瓜、高梁等耐旱的經濟作物。因為當東北季風吹來之時,也是澎湖小島的乾季,而西南季風來時所帶來的雨量,又抵擋不過蒸散量,所以小島生活對於一些資源的使用可是錙銖必較。

聽天命,祈求上天給個風調雨順的好年;盡人事,順天而行,在天候的限制下求發展,這就是島嶼的智慧與特色了。

澎湖東嶼坪的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