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態攝影的倫理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生命印象

自然生態攝影的倫理

2010年08月15日
作者:葉子;攝影:游連柯、Michael

對一個專業、投入自然生態攝影者而言,環境素養是非常重要,什麼是環境素養呢?第一是對於拍攝主題和環境的認識,第二則是攝影者在拍攝的過程中要警惕自己不能因為創作的企圖心,造成對環境和被攝物的干擾,否則即使拍到具有美感的作品,但已對自然環境造成傷害,作品的不真實性也很容易被識破。

如何訂定攝影規範?

台灣有不少愛好鳥類攝影的人士,一旦發現不錯的拍鳥景點,很快的就會在鳥友間傳播開來,引來大批「生態攝影家」扛著各式器材前往拍攝,形成數十架大砲對著目標物嚴正以待的盛大景況,眾多的人潮直接對牠們形成生存的壓力。有些人為了營造理想的畫面,常會做一些人為的擺佈,最常見的如修剪雜亂的現場枝葉,用麵包蟲誘引到合適的地點以捕捉美好的畫面。另外,使用閃光燈補光或近距離的拍攝也是鳥友們詬病之處,因為過度的干擾易造成育雛中的母鳥棄巢或將之暴露於捕食者的視野之中。

愛鳥人士呼籲這些人要適可而止,因為種種行為已經違反自然的法則,這也讓我們省思自然生態攝影者是不是該有些行為規範,又以何標準來訂定呢?

攝影者以大自然為拍攝題材,或為了美學創作,或為了教育目的,總希望能拍到畫面完美的高品質作品,所以構圖的處理、燈光的營造,成了拍攝者用心計較之處,就比如看到一處落花繽紛的草地,陽光洽到好處的灑落其上,形成色彩與光影的美妙組合,可惜畫面中間有一根不太協調的枯枝,畫面右下角的花少了些,於是攝影者將枯枝移離畫面,再從旁邊拿了一些花瓣填補了空隙,然後心滿意足的按下快門。我想,這樣的行為大概沒有人會批評,作者也不會介意和大家分享拍攝的過程。但是,若拍攝的主題是動物,就必須謹慎所行,因為從你的出現、按快門、使用閃光燈,都是對被攝體的干擾,只是對不同被攝體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以鳥類攝影為例,大部分的野鳥都很機敏,有時在樹林裏偶然近距離相遇,他們看似無視於你的存在,但只要你拿起望遠鏡或相機朝向他們,馬上就飛的遠遠的。但也有一些比較不怕生的鳥類,如麻雀、八哥、斑鳩、家燕等,這些常出現在鄉村甚至是都會的鳥類,我們就能以較近的距離靠近他們,不過太常見的鳥類反而不受攝影者的青睞,因此也沒聽說餵食麻雀來拍攝而被批評的事。

再以蛙類類影為例,由於蛙類大都在夜間出現,因此,若想要拍到牠們就非得使用閃光燈了(手電筒除非光亮很強,否則派不上用場,且持續的強光更讓他不舒服),相較於鳥類,蛙類是可以很近距離的拍攝,甚至於觸摸也不會對他有太大的傷害(不要摸太久,保持皮膚的溼度),但有些蛙比較膽小(如貢德氏赤蛙),有些比較笨拙(如蟾蜍),拍攝的難易度各有不同,就得多了解他們的習性,才能獲得精采的作品。

因此,不同的被攝體,其拍攝的手法和行為規範各有差異,再加上拍攝立場和用途的不同,實非簡單幾則規定所能涵括,生態專家和攝影者應該多加討論,提供攝影者參考的依據。

以環境關懷為目的攝影倫理

自然生態的意涵是指生物和生物或生物和環境的互動關係,自然生態攝影以大自然的萬事萬物為拍攝題材,除了表現自然之美,生物的生老病死都是拍攝的對象,攝影者因為深入了解也會對環境產生關懷之情。

然而,許多攝影者以自然為拍攝題材,並非真正喜愛大自然,或了解其生態,而是為了拍攝而拍攝,所獲得的畫面或許完美,甚至得獎,但其拍攝手法不當,生態專家或攝影老手不難從作品中察覺蹊蹺,即使是安排的天衣無縫,但生態攝影不同於其他主題的攝影,必須以尊重生命為前提,若只在乎作品,相信是不夠格稱為「生態攝影家」,也必會為保育人士所批評。

自然生態攝影是以環境正義、自然平權為依歸,攝影者應該有保育的認知、積極的環境態度和環境倫理觀。我們應該公平看待所有的自然資源,包括動植物和岩石礦物,以自然的狀態繼續存在。

以下是幾點生態攝影的基本倫理,供有心進行生態攝影的朋友參考:

1. 事前的資訊蒐集有助於對環境背景的了解,充分掌握拍攝的狀況,以避免資源的浪費。
2. 野外攝影應該避免人工造景、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
3. 拍攝鳥類或較敏感的動物避免使用閃光燈,尤其是育雛中的親鳥。
4. 營造自然環境吸引動物、昆蟲的來訪,以取代從野外捕捉或購買而來拍攝。
5. 不餵食野生動物,影響牠們求生的本能和習性。
6. 若是無法拍到理想的畫面,攝影者不妨以欣賞的眼光觀賞,有「Let's go」的氣度。
7. 不要散播熱門拍攝點,以減輕環境和被攝物的壓力。
8. 作品應該勤於整理,儘量發表,將優質的影像和解說文字與大眾分享,傳播環境保護與保育的觀念。

(全文結束)

前進「自然之窗─台灣自然影音頻道」http://green.ng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