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繼上週認識了都市叢林裡的新住民——領角鴞之後,本週生物專欄要為您介紹的是長得十分霸氣的黃魚鴞。和在高樓大廈間討生活的領角鴞不同,黃魚鴞逐溪流而居,卻同樣面臨極大的生存考驗,又因其繁殖不易,所以數量十分稀少,目前只能在國家公園等保護區一窺其蹤跡。而目前我們尚無有效的保育方案,若想讓黃魚鴞安穩地生存,政府及民間還需多加把勁!
黃魚鴞是台灣所有貓頭鷹中體型最大的種類,巨大的身形和頭頂上的明顯簇羽,看過的人都會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同時牠也是唯一出現在溪流環境活動的貓頭鷹。黃魚鴞主要以捕捉魚、兩生類和毛蟹等水中生物為食物來源,為了順利捕捉滑溜溜的魚兒,黃魚鴞腳趾底部還具有突起的肉棘,可以牢牢地固定獵物而不被掙脫。
夫妻同心 驅趕外敵
黃魚鴞是終年保持配對關係的貓頭鷹,十分專情的黃魚鴞,除非一方遭逢意外變故,否則雌雄鴞會一直維持長久的伴侶關係。已配對的黃魚鴞具有強烈的領域性,會佔據一部份的河道範圍作為地盤,對於冒失闖入的外來者,雌雄鴞就會合力驅趕至離開為止。白天黃魚鴞通常喜歡躲在高大濃密的枝條隱密處停歇,等到日落之後才會開始活動,在黑夜裡牠們會透過頻繁的叫聲互相溝通,只是在吵雜的溪水聲干擾下,除非距離相當接近,否則人的耳朵並不容易聽見,因此常被忽略。
講究細節的美食家
和其它大部份貓頭鷹一樣,黃魚鴞主要是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獵物出現後再捕食,視野良好的樹枝或大石頭是牠們喜愛停棲的地點,有時候也會出現在水邊河灘地上走動,伺機捕捉不夠小心的倒楣鬼。黃魚鴞捉到全身硬梆梆的甲殼類獵物時(如毛蟹),還會先將難以消化的螫、蟹腳等部份肢解遺棄,若是遇上盤古蟾蜍,甚至會先剝除外層有毒腺的表皮後再吞食,可以說是相當講究細節的美食家。
翻開文獻資料,台灣除了少數位於平原地區縣市外,幾乎各地都曾經有黃魚鴞的發現記錄。不過,現今黃魚鴞的族群數量卻相當稀少,在許多地方甚至已經完全絕跡。最主要的原因,仍然和人類的開發脫離不了關係,特別是在河道兩側的開墾,造成植被(原始林)的大幅減少,不利於躲藏和繁殖營巢。而各地興建的水庫,原有的溪流變成湖泊,水文環境的變化,間接導致許多物種的消失,黃魚鴞也失去了賴以為生的食物來源。其中有不少飢餓難耐的黃魚鴞,在自然環境裡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時,會冒著危險闖入山區冷水性魚類(鱒魚、香魚等)養殖池內覓食,這樣迫於無奈的行為經常換來人們無情的對待。透過訪談得知,因為偷吃魚而命喪於養殖池周圍所放置的陷阱、獸夾和獵槍下的黃魚鴞數量其實相當多,讓人不免對黃魚鴞的未來感到憂心忡忡。
除此之外,人類的力量在「治山防洪」的思維下,各地大興土木進行的野溪整治所帶來的影響更為深遠。原本富有生命力的小溪在整治後成為毫無生機的排水溝,近乎垂直的水泥化的河道阻絕了生物的移動,也切斷了溪流與周圍土地的聯結,包括了攔砂壩、水泥護岸、截水牆等不同名目的水利工程,粗暴地填平了原本作為生物躲藏的空隙場所,水中的小生物不見了,黃魚鴞也失去重要的食物來源,最終自然難逃滅絕的命運。
繁殖慢 考驗保育工作
目前除了在國家公園或保護(留)區境內有較穩定的族群之外,其它地區的消失速度非常快。因為黃魚鴞需要大範圍的生存領域,而且繁殖速度相當慢(平均每窩只產下1隻幼鴞),面對棲息地的不斷消失,再加上誤入魚場內而遭到獵殺的死亡威脅,野外族群的處境無疑是岌岌可危。在政府提出有效解決人鳥衝突的方案之前,現階段黃魚鴞的保育工作仍然是一條看不見未來的漫漫長路。
※ 編按:牠,擁有特別的心型臉蛋,乍看猶如剖半的蘋果;
牠,喜歡住在地勢險惡或軍事管制等人煙稀少之地;
牠神秘兮兮,難以捉摸。
想知道牠是誰嗎?敬請鎖定下週生物簡介專欄!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