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2日
摘錄自2010年9月22日法新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sites/all/themes/quatro/images/news-default.jpeg)
加拿大研究指出,若把常見的抗憂鬱劑「百憂解」(Prozac)滲入水中,會抑制魚類交配行為。
這項研究由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生物學系杜魯道(Vance Trudeau)和穆恩(Tom Moon)主持。研究者發現,接觸百憂解的雄金魚對性暗示沒反應。
按天性,雌金魚會釋放稱為費洛蒙的化學物質,藉此提示雄魚她們準備好可以交配。正常情況下,雄魚會像人類一樣嗅聞到這些化學物質,受到費洛蒙刺激的雄魚就會釋出精子以繁殖後代。
但是接觸百憂解的雄金魚對費洛蒙並不起反應,因此也不會釋出精子。
杜魯道透過聲明表示:「即使雌魚在水中散發強烈費洛蒙,接觸百憂解的雄魚也不釋出精子,無法進行繁殖。」他說:「由於百憂解對魚類的影響已獲證實,現在我們必須思考,類百憂解藥物可能成為環境污染源,導致魚類繁殖異常。」
這項研究刊登在知名期刊「水產毒物學」(AquaticToxicology)上。
他提到,全世界販有百憂解的地區,都已在當地排放廢水中檢驗出這類藥物成分。全球有超過5400萬人服用百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