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地球200年》發燒地球的預言【2】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發燒地球200年》發燒地球的預言【2】

2006年04月11日
作者:蓋爾.克里斯欽森(Gale E. Christianson);譯者:黃小萍

1896年,距傅立葉發表那篇已遭世人遺忘的論文3/4個世紀後,瑞典化學家阿倫尼烏斯(Svante Arrhenius)重新拾起這個主題。根據這位日後的諾貝爾獎得主的推測,工業污染物正在地球的大氣層中累積,其中以二氧化碳為最。而且這類氣體若持續累積,地球氣溫將逐漸上升。

不過,當時阿倫尼烏斯認為,世界上的煤炭及其他碳燃料可能會在全球暖化有任何影響跡象之前,就已消耗殆盡。

如今,我們已經知道,氣溫只要差幾度,一個溫暖的星球就會被冰雪籠罩。我們將看到曾經神祕消失在美國西南部的阿納薩齊人的故事,同時間在格陵蘭滅絕的維京人,以及大蕭條年代塵暴區零散的「歐齊人」的遭遇。

儘管如此,科學家要到1970年代末期,握有顯示地球暖化速度遠比阿倫尼烏斯推論的更快的資料後,才會發出警訊。

在第3部中,我們將從20世紀初開始,一路探查相關的重要發現,追蹤在科學上與政策上的爭論,並深入1997年於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研討會及後續發展。

在這些發展中,有些個人的表現特別突出,其中包括喬治‧卡倫德(George Callendar)。這位鮮為人知的英國煤礦工程師,固守阿倫尼烏斯的假說達30年之久,他深信人類確實能轉變風與氣候,因為身為倫敦市民的卡倫德,曾不可置信地目睹了致命的雲霧變成了致命的煙霧,這種煙霧在1952年的顛峰期甚至奪走4000條人命。

緊隨在卡倫德之後的是查爾斯‧基林(Charles Keeling)。這位既聰明又叛逆的化學家,在沉迷於以玻璃燒瓶捕捉空氣時,意外地發現,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速度比過去所有的推論更快速,而且二氧化碳含量似乎與溫室效應有直接關係。

而另一位傑出的化學家米奇利(Thomas Midgley, Jr.)則發明了應用於冰箱和冷氣機的氟氯碳化物。但他完全沒想到的是,他所創造的化學物質竟會扯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迫使全球的動植物都暴露在紫外線的威脅下。

米奇利對世界可能造成的浩劫,耗費了英國駐南極研究員約瑟‧法曼(Joseph Farman)在嚴寒徹骨的環境中27年,才得以對世界發布警告。

世界各地雨林裡棲息了地球上多數的植物、動物與昆蟲,其中大多數物種是未經科學家分類命名的生物。雨林龐大的樹冠層中,還緊鎖著千百億噸數也數不盡的二氧化碳。

然而在蓄意的焚燒與猖獗的伐木活動下,這些二氧化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返大氣層。當環保人士挺身對抗這些活動時,亞馬遜叢林中就會出現謀殺事件。透過樹木年輪的分析研究,科學家也從同樣的樹木中取得氣候變遷的重要紀錄,加上珊瑚礁群的消失、小型蝴蝶的遷移、冰河的退縮,以及在兩極辛苦採集的冰蕊等佐證,地球氣候的變遷更顯確切。

本書在最後的部分,描述了科學家利用更先進的電腦預測未來氣候變遷的模式。近期聖嬰現象重訪時發生的景象,是否預告了一個充滿乾旱、大火、疾病、暴雨、土石流及酷熱的未來?或者,如一小群直言不諱的科學家所堅信,全球暖化是件好事──預告了一個更加蒼翠、富足,且遠離寒冷的未來?最後,我們將造訪京都,檢視關於全球暖化議定書的種種激烈爭辯。只是,美國雖是全球主要的溫室效應氣體生產者,這份在午夜時分才拍板定案的議定書,卻未必能獲得美國參議院的認可。

我們不知道科學家何時才能化解全球暖化議題的爭辯,就算如此,這仍是每個地球子民都應熟知的議題。本書描繪了人類如何從200年前傅立葉的時代,行至今日的困境。期待本書所呈現的,不僅是個既精采又嚴謹的故事,也是一本有趣的讀物。

本文節錄自野人出版提供新書《發燒地球200年》
本文不適用於網站CC授權,如需轉載請洽野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