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路線故事書──從營火遺跡談LNT | 環境資訊中心
南湖小學

登山路線故事書──從營火遺跡談LNT

2006年04月13日
文字:懷特森(台灣生態登山學校);攝影:金珮(台灣生態登山學校)

今年2月南湖小學的第一梯隊伍啟程了!就在我們前往南湖山區的第一天,剛過七一0林道一處崩塌地不久,發現一營火餘堆。是時日正當中,眾人也飢腸轆轆,便決定在這個平坦樹蔭下祭五臟廟。山下就常在討論如何將登山活動對於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此時走在山徑時看到地上燒出一個個焦黑的窟窿的感受特別深,乘著這個刻意的巧合,我們就地取材,討論著如何Leave No Trace。

走在山徑時看到地上燒出一個個焦黑的窟窿的感受特別深,乘著這個刻意的巧合,我們就地取材,討論著如何Leave No Trace。

毀屍滅跡是我們的第一步,利用周圍沙土掩蓋原有的營火遺跡,暫時地恢復原有面貌,但是其實我們能清除的只是表面的焦土,讓景觀看起來美好,但在表土下我們忽略的生命常常才是問題。

升火方式常常貼近地表,一些土層的生物在高溫下便受到衝擊,於是國外甚至有一種類似我們的大炒鍋的器材──fire pan,以特殊材質阻隔熱源,也不會留下焦黑。而像這樣器材裝備的準備,正是Leave No Trace原則第一條:「事前充分的計畫與準備」,如果沒有升火的打算,就需要備有一般登山像利用EPI燈具、蠟燭、頭燈等照明設備以及輕便的爐具如爐頭、瓦斯罐、汽化爐等,而預防意外情況,燃料也會適時多預備一些。

在一些情況下還是需要升火的話呢?有隊友提出疑問:「LNT的原則希望我們在必要升火時,利用原有營火區,可是我們成功毀屍滅跡,清除太乾淨便讓下一個使用者找不到了!」哄堂大笑之後,大夥開始沉思,擔任輔導角色的小花便引導大家討論如何選擇升火營地?在因地制宜的需求下,是有許多討論空間的,譬如若在多人行走的登山路線上,營地的選擇便是盡可能集中、重複使用,可以將生態衝擊集中在少許的範圍內,但若是探勘路線這種極少數人攀登的路線上,反而應該分散地點,以降低生態的負荷。

「Leave No Trace」只是屬於比較容易遵循的準則,因為在簡短的七條準則中並無法涵蓋所有的情境,況且這源自美國非營利組織,曾經透過科學的監測與研究所制定,而台灣的討論場域已見雛型。舉凡升火地點、生火的方式、取材與善後等等。而這個議題在後來的幾天仍被提出來討論,對於缺乏科學根據的我們而言,這是難以定論的,但是我們深信登山的內涵並非僅靠科學佐證,而應該是一種更深度與自然相處的思維!

生態筆記-華山松
翅果的家好大喔!圖為華山松(台灣果松)的毬果小葉華山松針葉五針一束,擁有同類植物中最大的毬果,而且是唯一種子無翅的毬果。而在七一0林道6.7K登山口上松風嶺的陡坡,就可見整片二葉松純林間雜有少數的華山松,上稜後是慣稱的松風嶺,這擁有防火巷功能的稜線,除了逐漸稀疏的二葉松,間或可見伴隨著碩大毬果的華山松。

【延伸閱讀】
◎ 台灣生態登山學校──南湖小學
◎ 七條準則可參考:Leave No Trace官方網站──Seven Principles of Leave No T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