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魚」 澳洲鹹水鱷覓食新發現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守株待「魚」 澳洲鹹水鱷覓食新發現

2010年11月09日
摘錄自2010年11月8日TVBS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生活在澳洲河川的鹹水鱷,由於人類的濫殺,數量一度銳減,澳洲下達禁捕令後,鹹水鱷數量快速回升,不過這下換人類飽受威脅,因為鱷魚不斷入侵,居民天天提心吊膽。

30年前,鹹水鱷的命運卻是相當不樂觀,人類幾乎把鱷魚族群趕盡殺絕,直到澳洲政府下達禁捕令,鱷魚的數量才從3000隻,激增到7萬5000隻。

生物學家計畫在鱷魚身上,裝上最先進的衛星追蹤器後發現,鱷魚竟然在短短3小時內,往河川上游前進了15公里,而且還會像阿拉斯加的棕熊一樣,排成一列,守株待兔,等待鯔魚自動送進嘴裡。研究人員說,鱷魚平時的領域觀念極強,但因為這裡有太多免費食物,因而容忍彼此。

研究人員說,這顯示了鱷魚的移動,絕對不是漫無目的,而是具有特定目標的。然而,鹹水鱷族群逐漸移往河川上游,或沿著海岸活動, 甚至將領土拓展至大海,也進一步導致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澳洲北部的達爾文港,1年之內就抓到253隻鱷魚,居民看得膽顫心驚,直呼再也不敢下水游泳。

鱷魚在禁捕令的保護下,恢復族群數量,令保育人士相當振奮;但鱷魚擴大領域範圍,危及人類生命安全,卻也讓附近居民大為不滿,保育是否過了頭,仍是澳洲政府必須解決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