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尬宣傳車 潘翰聲要送環保進議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腳踏車尬宣傳車 潘翰聲要送環保進議會

2010年11月25日
本報2010年11月24日台北訊,記者陳韋綸報導

下班時間的捷運市府站人來人往,只見綠黨北市議員候選人潘翰聲停妥腳踏車、拿起麥克風躍上圓凳,開始街頭演說。缺乏破千萬競選經費,沒有廢氣宣傳車與一次性的競選旗幟,投票前一週,潘翰聲如同四年前競選北市議員,仍是騎著單車掃街。只是氣候變遷越來越嚴重,地球不能再等四年,他誓言要「搶救地球!」

二次投入松山、信義區選戰的潘翰聲指出,這兩區每人所分得的綠地面積,在北市敬陪末座。但是僅存的都市綠地,例如松山菸廠與廣慈博愛院,卻因公有土地被釋出、BOT給予財團不斷消失。另一方面,北市長郝龍斌「一年一捷運線」並未抑制小型車數量;相反地,公車乘客卻持續減少。結果是:台北百年增溫1.8度,是世界的2.5倍。

城市生病了,問題在哪裡?

綠色交通需棍棒 課能源稅津貼公車族

潘翰聲長期身體力行,以腳踏車及公車代步,並反對汽車與摩托車量無上限增加。「政策要有『胡蘿蔔』與『棍棒』,但是台北交通一直沒有『棍棒』。」他分析,台灣油價是全亞洲最低,而且全國交通政策仍是公路導向,價格決定了個人交通工具的選擇。「如果不提昇駕駛汽車的成本,目前每增加3人搭乘捷運,就減少2名公車乘客」,並無實質鼓勵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捷運松山與信義線預計2014年前完工,但是捷運真是「乾淨的」交通方式?潘翰聲直指,除了捷運站內照明與空調系統耗能驚人,單就經濟效益而言,6成來自週邊土地增值,而北市捷運局又無須負擔建設成本,實際上「每蓋一條新的捷運,邊際成本就越高;以捷運南北線而言,施工成本昂貴,預估運量卻只有中運量。」

潘翰聲與綠黨綠色交通共同政見主張:建立公車捷運系統(Bus Rapid Transit,簡稱BRT),便宜又方便。他分析北市真正缺乏的,是交通系統的整合,包括完整公車路網,以及交通工具轉換間的無縫接合。「台北公車讓人不敢搭乘,因為光是站牌就讓人看不懂。」潘翰聲指出,BRT重要的不是硬體建設,而是軟體整合,包括公車專用道、「讓有輪子都能上車」的通用設計,以及車站收費等等。

社會住宅應分散 避免標籤化

對於本月稍早公佈的五個社會住宅預定地,有一個位於松山區的自強里,預計引入近700戶。綠黨以社會正義作為核心價值,潘翰聲認為,社會住宅的真正價值,是避免弱勢族群被標籤化,「當社會住宅被規劃集中某區,就不可能避免標籤化!」他建議社會住宅應利用都市零散土地,並以分散為原則,例如「捷運共構的周圍土地,讓行動不便的人,方便使用大眾運輸。」

綠黨上五席 地球就有救

今年環境事件頻傳,潘翰聲與綠黨逐漸透過大眾媒體,為民眾所知;此外,全球綠黨於各國選戰紛紛傳出捷報:前日本綠黨召集人稍早才當選兵庫縣尼崎市市長;哥倫比亞總統大選,綠黨候選人也得到第二高票。長期耕耘環境運動的潘翰聲呼籲:「該搶救的,不是排放廢氣的宣傳車而是地球;綠黨五席全上,讓地球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