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7日
作者:莫聞(環境資訊電子報主編)
華麗的五都三合一選舉即將落幕,今晚,候選人的政見將一一受到選票的考驗,當選者戰戰兢兢履行公民賦予的權利,落選者坦然接受選民的抉擇,自是民主常態。
然而,選後才是「民主」考驗的真正開始。民主不僅是多數服從少數,當選的,切勿用多數壓制少數,而應善用選民託付的權利,落實參與式民主與充分的資訊公開,促進由下而上的決策程序。落選者,則要持續穩健的扮演監督力量,針對有些弱勢的社群或議題,欲取得「參與」的門票而不可得的民眾,正是監督者可以揮灑的空間。
站在環境與追求永續發展的立場,多元本是生態的常規,也是人類邁向文明的進程。由下而上的參與不是用呼籲就能做到,在法制面進行民眾參議程序的改革、選制的革新,都有待詳細的檢視。例如近來民間積極推行的公民審議、環保署試行的環保共識會議等,尚未見到有任何地方政府或議會做嘗試。
激情過後,幾家歡樂幾家愁之餘,仍有許多嚴肅的環境議題有待面對。
此次選舉有多位候選人提出加速都市更新的政見。然而,沒有配套的盲目加速都更,不管對人權、對環境都是災難,農夫可能因此失去耕地,社區可能因此失去老樹與百年溝圳,原地主卻未必受益,難保類似竹南大埔事件的悲劇不會重演。
另,地方自治倒退的重大疑慮不得不重視。五都升格後,原有的台北縣、台中縣、台南縣與高雄縣,縣轄鄉鎮市改為區,原有的地方代議體系瓦解、區長受官派。特別是台北烏來、台中和平、高雄的那瑪夏、桃源、茂林等原住民鄉,也比照辦理。地方原有自治體系解除後,官派「區長」如何治理,如何訂定配套措施落實參與式民主,都是持續有待檢驗的課題。
最後,選後應檢討任何以民主之名的環境破壞行為。此次選舉,眾多候選人不顧選舉法規大肆插旗,影響市民居住品質之外更形成資源浪費,卻不見主責單位大肆整頓,應予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