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土成金 自來水淤泥變建材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點土成金 自來水淤泥變建材

2010年12月07日
摘錄自2010年12月7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大環境工程所、台北自來水處全球首創把自來水廠淨水後的淤泥,加入固化劑,未來可取代混凝土中30%的細粒砂石,這種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新技術,既環保又省錢。

在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擔任工程師的李育輯分析,水中會有許多泥沙及懸浮固體,因此,自來水淨水場利用明礬、多元氯化鋁,讓水中的濁度物質沈澱為淤泥,並製成淤泥餅。台北每年淨水過程生成的淤泥餅約70000公噸。李育輯指出,這些淤泥餅通常會尋找地方掩埋,或送往東部的水泥廠做為水泥原料,然而台灣愈來愈難找到掩埋地點,且砂石車長途運送,成本既高,交通安全亦有疑慮。他們因此投入自來水淤泥回收再利用的研發。

李育輯指出,經過長期的研發,把淤泥餅、水泥、固化劑等多種配料混合混凝土,可做為一般建築使用的混凝土中30%的砂石配料。駱尚廉強調,這項研發已通過台大環工所的壓力測試,可作為一般建築的原料,但仍需要環保署訂定再利用的標準。

李育輯估算,這項研發如果應用,可以減少約30%河砂中細粒砂石的開採使用量,同時減少淤泥掩埋量,大量的淤泥餅可就近送往自來水廠近郊的營造商直接進行混凝土生產,省下運輸成本,兼具環保、減廢及省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