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原本令人期待的國光石化聽證會,最後在混亂及暴力下草草結束,不但沒有釐清爭議,反而爆發更大的撕裂。白白浪費社會資源事小,經濟部如此草率行事,給全民示範一場「不正義的聽證會」,必須為所有一切負起最大責任。
事到如今,經濟部還強調國光石化聽證會是在立法院要求下才勉強舉辦。然而國光石化環評已進行1年半,經濟部又多次公開表示這是「國家重大政策」,如今這個重大政策已造成社會嚴重對立,除了一再聽到官員說:「台灣不能沒有石化業」,沒看到官方做什麼事去化解社會對立。
為了化解衝突,政府本來就有責任自行舉行聽證會(或任何有助於化解社會對立的作為),讓爭點有被討論、被釐清的機會。如今還要等到立法院以預算相逼才勉強答應,而既然答應了,還用幾近擺爛的態度去應付。
工業局長杜紫軍說已「盡量參考」行政聽證的做法,副局長連錦漳在聽證會主席台上公開指「這不是依行政程序法辦的聽證會」。請問台灣的「行政聽證會」依什麼法還要討價還價嗎?官員難道會不知道,要辦聽證會唯有行政程序法?
而一場原本應該和平討論、釐清爭議的聽證會,現場卻佈署了數百警力,數百警力卻讓正、反雙方從場外打到場內。連旁觀的人都看得出來,現場來了不少疑似黑道,在現場做盡挑臖的動作才會爆發衝突,連警察也是「冷靜」以待。
經濟部如真有心透過聽證會釐清爭議,也有心讓聽證會和平進行,只要事先找齊雙方代表溝通議程,針對可能的衝突提早化解,憑政府龐大行政機器會辦不到?但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無作為的政府,民眾反要為政府的擺爛付出代價。
而如今經濟部都能花人民納稅錢幫國光石化買廣告了,還能公然說「這不是政府的行政計畫」。而且強調聽證會是應由有權決定的單位舉辦,而只有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會有權力決定,因此應由環保署舉辦。
誰的政策誰就要負起政策責任,如果經濟部還當國光石化是國家重大政策,而自己還是這個重大政策的主管機關,就應該傾聽民意,主動修正政策內容,而不是把衝突與對立丟給環評會去決定。
今天的聽證會草草結束,並沒有完成程序,連列出爭點、實質討論都沒有,工業局今天竟然能說會議已完成,不會再舉行聽證會。而自己辦的聽證會自己不參酌修訂政策內容,而是要把會議中收集的民眾發言送給環保署的環評委員會「參考」,這不是刻意扭曲聽證會是什麼?
一個沒有民主素養、只會翻出法條對付人民、連一場聽證會都能弄得棍棒齊飛的政府,要如何保護人民、化解社會對立?
※本文同步刊登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