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仔尾與稻子經──甲仙愛鄉公田田間事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稻仔尾與稻子經──甲仙愛鄉公田田間事

2010年12月30日
作者:游永福

割稻仔尾,向來最受詬病了,所以接到要收割稻子的訊息時,一直無暇參與插秧與照顧辛苦過程的我,遲疑了一下下。

懂事以來,家裡曾經播種過2次稻子,第一次由於年紀還小,未曾參與;第二次則在外求學,錯過參與的機會。然而,對於一個以米飯為主食,又是世代務農家族的子弟來說,不諳農事,絕對是個羞恥。所以公田的第二期稻子要收割了,若再不排除萬難來參加,下一次,欲待何時呢?

11月17日早上,與恰巧南下的二姊,從甲仙街區騎著鐵馬,一路聊天來到了公田所在地──大田村的「公館」。公館,乃清朝時期四社平埔社群4位通事,在此辦理收稅與公共事務的館舍,因住民集居而形成聚落;其業務範圍,涵蓋今甲仙與六龜2鄉,及杉林鄉北半部與南化鄉的關山村。

公館公田,是甲仙愛鄉協會的無毒經營體驗場,地處高屏溪自來水水源保護區內,灌溉用水一部分引自兩側沒有工廠污染的南仔仙溪,一部份出自公田本身源源不絕的泉水,稻米的品質自有相當的水準,所以第一期稻作,經過米飯品嚐會後,出產2個多月便銷售一空,透露出大眾對食物安全的重視。

8點20分,陽光普照,除了愛鄉協會同仁,甲仙形象商圈、旗美社大、小林社區、關山社區與法鼓山甲仙安心站的夥伴們,還有甲仙國小的林華曲校長與老師,帶著6年級的2班學子都到來了。曾瑞昇總幹事首先感謝大家前來幫忙,並簡略說明這七分地,是力行友善土地理念,採行無毒農法來耕種;還說割稻子的傳統禮數──點心與午餐正認真準備中,會充分供應。

接著,一直守護稻子的陳漢忠爺爺,向大家說明割稻與打穀的方法,他說割稻子的時候,刀鋒不能擺平,必須向下30度傾斜才安全;打穀時,必須先從稻束的尾端打起,再漸進脫打中、前端部分,稻束才不會被打穀機(又稱「脫榖機」、「脫粒機」或「脫榖桶」)吸走而發生危險。說完,隨即彎腰「刷!」「刷!」「刷!」「刷!」俐落示範起割稻的標準動作。

甲仙國小六年級同學的割稻體驗(照片提供/旗美社大)

學子雖然大多是第一次參與「彎腰與謙卑」的割稻體驗,但有那麼多熟諳農事的長輩指導,動作毫不含糊,還做得興高采烈──才讀小六,就能學習到與土地、與稻子這麼親近的農事,今後面對食物時,應會有不同的感受。倒是漸入老境的我,好不容易等候到空檔,握著刀子正要出手割稻,「刀子拿這樣危險!」眼尖的長輩馬上出口糾正,因為我的刀子仍然是握平的。至於打穀,因為好久沒有這麼樣持續工作,體力消耗太多,以至於站不穩而右手掛了彩。

排隊依續打穀(照片提供/旗美社大)

陳漢忠爺爺的安全割稻解說(照片提供/旗美社大)

10點10分,冰鎮仙草湯、冰鎮冬瓜茶與小芋頭送到,大夥兒暫停工作,一口一口享用,以消消立冬10天卻仍然未消的暑氣,並補充補充體力。大家邊吃邊聊,漢忠爺爺說:「稻子在成長過程曾遭遇蟲害,本想使用生物性殺蟲劑『蘇力菌』來防治,但是恰逢周休二日,工作同仁休息,未能施用;及至禮拜一,來到田間只見一群白鷺鷥噗噗噗一飛而起,巡田檢視,稻葉上的蟲蟲已全部消失無蹤。」

一直務農的漢忠爺爺,談起田間事來可是神采飛揚哩!

「稻榖在接近成熟時,又出現了一次災情,即野鼠咬斷稻稈吃穀子;而野鼠一出現,獵食的狗兒也來了。一物剋一物的結果,是有了一部分稻子被狗兒壓倒在地的損失。」爺爺說著說著,不禁面露惋惜之情。

看來,老天爺要給我們吃多少?要給我們用多少?冥冥之中好像自有定數,那麼「心存善念,努力耕耘」該是渺小的我們,唯一能做的事了。

腳踏實地的感覺真正好(照片提供/旗美社大)

※本文轉載自「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