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的春天-魯爾12號礦區的改造與新生
走進魯爾12號礦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巨大耀眼的升降機及簡潔的暗紅磚廠房;整個廠區分為三大區:12號礦坑、1∕6礦坑及焦煤廠。
主要入口建築群在12號礦坑,包括:主要管理辦公室-陳列了未來發展計劃模型、廠房再利用為展示博物館以及獨特的工業設計中心、改造自廠房的小型辦工室、電影學院、改造自渦輪壓縮廳的餐廳等。沿著運輸貨物的小火車軌道前進,穿過的是綠樹成蔭的步道,還有開放著各色野花的草原,便會到達另一焦煤廠區。有著整治後冷卻水池的主要冶煉廠區,柔靜綠意的水面與堅硬的鋼鐵廠房相映成趣。
在考驗著體力的廠區中閒逛過工作室及展場,還不時與散步的當地的家庭及自行車族擦肩而過。
12號礦區的轉型,訴說了一個生活環境的營造故事......
列入世遺的重要條件
魯爾的12號礦區,是在1928年與1932年間,由建築師Fritz Schupp與Martin Kremmer以包浩斯(Bauhaus)風格設計並興建完成,1986年隨著魯爾工業區整體工業沒落而關閉。當時基於建築的特殊及完整性,被地方政府登錄列入保存後,無人知曉如此龐大的工業紀念物在日後樣貌為何,但是由於其突破性及功能性之設計,呈現大型工業廠房及現代化生產流程的精神,被視作工業建築的里程碑。
建築師提到:「我們應該停止將龐大的工業建築視為位於我們城鎮與地景內的外來物,而是將它們當作工作的象徵,也是所有市民能驕傲地以城市建築的樣貌,向遊客展現的紀念物。」建築師設法將工作流程理性化,並將之集中在單一、立體的建築物中,也因此廠區之建築規劃,展現了現代工業設計美學之簡潔與功能的設計理念,能達到兼具增產與美學的任務。這也是它在廢廠後能被保存並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條件。
除了廠區本身的歷史及建築重要性外,它的轉化還要歸功於一個長達10年的德國國際建築展(IBA Emscher Park, 1989-1999)的區域活化改造計劃。
「德國國際建築展」區域活化改造計劃
12號礦區的地區域改造,起源自魯爾工業區之「德國國際建築展」開發案,經由「國際建築展股份有限公司」10年的系列地區改造方案,全面性且多樣化的由「環境復育」、「文化生活」及「產業再生」的開發主軸,透過國際競圖、社區參與及投資引入等手法改造了一百多個區域,12號礦區為其中極成功之改造案。
1988年北萊茵-威斯法特倫州政府成立了民間企業形式的「國際建築展股份有限公司」(IBA-Gmbh,以下簡稱IBA),在1999年建築展期滿後結束營運。IBA所推動的一百多件魯爾區埃姆瑟公園改造計畫,涵蓋了文化創意、設計產業、新能源開發、就業工程等設計案,成功帶動魯爾區之產業轉型與空間再造,其多元化之開發模式,值得國人參考。在這樣修補式的都市更新、逐步發展的區域活化改造計劃下,形成了綿延70公里長的工業地景公園、科技工業中心、工業博物館、住宅更新及東西向綠帶連結等的可居環境,為舊工業區建立符合生態、經濟及社會變遷的高品質設計標準及經營運用,也是今日發展觀光教育的工業文化體驗之旅的基礎,更為魯爾工業區250萬居民的地區再創新機。
12號礦區在這樣的整體規劃的推動理念下,成為「展望式規劃」逐步分區開發的典範,其中當地社群的地方參與是它成功產業再造,持續性發展的重要原因。(繼續閱讀下篇)
※本文與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合作刊載。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