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上路 流域治理曙光初露?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五都上路 流域治理曙光初露?

2011年02月04日
作者:盧沛文(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志工寫手團)

櫻花勾吻鮭的家園
圖/武陵農場現在也掛台中市的路牌,圖為農場內的七家灣溪(Kovis上傳Flickr共享)

當新五都選舉剛剛落幕之際,我回到台灣進行博士論文的前期田野調查。從和幾位專家學者的對談中發現,以台灣目前在河川治理上,不是沒有新思維,但卻欠缺整合的視野,五都整併之後,或許是一個新契機。

流域治理 一條鞭管理

我首先發現,在新五都分治下,環境規劃或許能有新思維。以河川治理來說,由於台灣的河川多半是縣市的分界線,河道兩岸的土地利用分屬於不同的管轄單位,另外,以往縣市政府分別管理河道的上中下游,整體流域管理的想像不易落實。縣市合併提供了一個整合性空間規劃的契機,藉由新計劃案的提出和管轄權則空間的改變,更有機會落實流域治理的概念。

在流域治理的架構下,專家學者提出『上游保水,中游節流,下游滯洪』的概念。河川上游的非都市土地,首重土壤水涵養,避免過度開發。河川中下游則應該減少河道的過度使用,配合滯洪空間的規劃,減少對河川既有的沖積帶的土地使用,逐步還地於河。

災難適應與恢復 應列重點

此外,極端降雨與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暴露了既有工程方法在河川治理上的局限性。未來應強化水利工程和空間規劃間的合作關係,以更宏觀的角度,增加對應不確定性(uncertainty)的適應力(adaptation),以及特定災害發生時的恢復力(resiliency)。

最後,科學研究應該成為空間發展策略的溝通平台。以地理資訊系統(GIS)為例,面對水相關議題時,科學研究不僅可作為空間決策時不同專業間對話的平台,就不同面向做整合性的判斷,更可以藉由空間分析對空間決策進行模擬與再評估。藉由對空間資訊的掌握與對話,做出合理且具前瞻性的判斷。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