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講古】兔兔危機,澳洲1859 | 環境資訊中心
兔年特刊

【兔講古】兔兔危機,澳洲1859

2011年02月07日
作者:謝雯凱

1859年,有位農場主人為了狩獵遊憩,野放了24隻從歐洲帶來的野兔,別的農場也起而傚尤。這種歐洲野兔〈Oryctolagus cuniculus〉不同於一般兔子,牠們會挖洞居住,又是群居動物,而且繁殖力非常強,在缺乏猛獸的澳洲大陸上,牠們恍如找到天堂,族群數量快速增加。到了1900年,全澳洲都可以見到牠的行蹤。1950年前後的統計數據顯示,野兔的數量竟高達6億隻。

成群的野兔喜歡四處啃食草生植物,各種幼苗也不放過,導致許多澳洲原生植物因而滅絕,也威脅許多其他生物。因為植被遭到啃食,難以復原,使得土壤逐漸侵蝕退化,造成生態系浩劫。被牠們選定築巢穴居的繁殖區,土地退化的情況更是嚴重。此外,野兔還會和農人放牧的牛羊爭奪食草,7至10隻野兔的食量與一隻成羊相當,整體食量十分可觀,競食草地的結果,會讓牧草生長不良,牛羊因而缺乏營養。根據統計,目前野兔每年造成澳洲農牧、糧食業高達2億澳幣的損失,若加上防治費用則更為可觀。

澳洲在過去1個世紀搬出了許多方法來杜絕野兔為患,包括養犬狩獵、搗毀繁殖區、下毒、設陷阱,甚至在西澳築起綿延3千公里的防兔網,但多半功敗垂成。1950年代,科學家引進「兔黏液瘤病」病毒,一舉成功將野兔數量由6億隻降至1億隻。然而爾後野兔族群數量逐漸恢復,科學家開始尋找新的對策。1995年一種試驗中的「兔出血熱」病毒自試驗地Wardang島意外擴散流出,但因其試驗成果不錯,預計會發揮某種防治功效。總計到了20世紀末,野兔總數約在2億至3億隻左右,比澳洲的綿羊加牛隻數量還多。

誰能想像看來溫馴可愛的野兔,卻成了澳洲往後一百多年的夢魘?因此所有人都應當注重自然保育,切勿讓外來種的寵物有機會變成生態系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