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從2000年發出第一封電子報開始,就一直保持著「立足台灣,放眼國際」的精神。從當年親訪美國的ENS(Environment News Service)洽談翻譯轉載環境新聞的可能性,一直至今,持續保有ENS獨家的中文翻譯權,以擴大台灣讀者的世界環境觀。
國際接軌,是為了擴大台灣的全球視野、並讓台灣的環保行動也能對全地球有所貢獻;面對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世界第一高的中國大陸,自也不能忽略與其環境領域的交流。
在台灣,我們正努力保護著白海豚──和中華白海豚同種卻各自獨立的種群;在中國,廣西則於今(2011)年成立中華白海豚保育中心。此外,2008年參與兩岸環境工作坊的朋友在澎湖撿海漂垃圾,赫然發現許多來自對岸的「貢獻」;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去(2010)年我們參與的廈門生態工作假期中。所以,我們能說兩岸的環境互不相干嗎?
兩岸為什麼要做環保交流,除了上面提到的環境關連性,另外就是兩岸因為政治的關係一直沒有直接的溝通管道,雖然,在經過近幾年的溝通協商後,經貿、文教方面領域的交流已經愈來愈多了,但環境方面一直沒受到重視;此外,中國的崛起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目標,中國有全球1/5人口,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也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人口壓力,帶來環境污染和棲地破壞等問題,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台灣,透過溝通交流來提升兩岸環境品質的目標更有著必要性。
環境資訊協會自2006年舉辦兩岸環保交流以來,至今已邁入第5個年頭,目前已累計有近75位大陸的環保工作人員及媒體人來臺灣參訪。每年報名爭取來台的大陸代表越來越多,陸續發展出不同面向的合作。自2008年起即陸續於中國境內舉辦生態工作假期,並邀約本會前往分享實務經驗。去(2010)年本會回訪中國,也是兩岸交流4年來首次組團到中國參訪,除了了解曾經來台參訪單位的後續發展,更藉此認識不同單位交換兩岸在環境保護上的經驗。
2009年,由協會舉辦的兩岸媒體交流計畫,邀請上海南風窗雜誌社的陳統奎記者來台參與活動,參訪當時921震災十周年紀念的桃米生態村重建過程,陳統奎在回到故鄉海南島之後,深感故鄉海南島在面臨政府重點開發計畫下面臨的破壞,於是決定效法桃米的精神,將海南博學村打造成生態村的願景,於是促成了兩村結為姊妹村的計畫,這是協會舉辦兩岸交流以來,最直接且最有影響力的成果。
2010年,曾經來台灣參與過生態工作假期活動的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創始人劉毅,也邀請協會參與他們所舉辦的廈門生態工作假期,分享協會推廣生態工作假期的經驗,並實際參與工作假期活動。並計畫成立生態工作假期網絡,讓兩岸的生態工作假期可以互相作連結。
兩岸的環保交流未來勢必成為重要的趨勢,由其是近年來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議題受到全球重視,在加上中國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目標,相信促進兩岸生態環境的提升,將是兩岸交流的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