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紀錄片《盧貝松之搶救地球》(Home)由空中取鏡,俯瞰了50餘國,飽覽地球令人驚嘆的景色,然而這一張張色彩明快、生機盎然,如詩如畫般的美好,卻也正以讓我們措手不及的速度褪色、枯萎殆盡。1960年代,瑞秋.卡森發表《寂靜的春天》一書,指出濫用化學殺蟲劑將傷害許多生命,蟲不鳴、鳥不啼;而2010年紀錄片《魚線的盡頭》,也敲響海洋資源警鐘,科學家指出,2048年魚類將滅絕。想像一下,當這顆藍色星球上的其他住戶一個個遭到驅逐、抹煞,甚至改造、變形,生活會成為什麼樣子?人類能獨活嗎?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生物界較新之概念。簡單來說,是指所有不同種類的生命,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其相互交替、影響,令地球生態得到平衡。然密集的土地使用、工業污染、填溼地造陸、砍伐雨林等活動,造成全球生物多樣性大幅衰退。過去2億年,平均每100年才有90種脊椎動物滅絕,每27年有一種高等植物滅絕。但人類干擾卻使鳥類和哺乳類動物滅絕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人稱「生物多樣性之父」的美國學者威爾森(E.O. Wilson)就不只一次提到,人類的所作所為,正在「啟動」地球第六次大滅絕!
不過即使科學家提出種種數據,證實生物多樣性正快速喪失,大部分人對「現今生物滅絕的速度是過去的百倍、甚至千倍」的科學論述,並未產生太多關注,比起遙遠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消失了幾種植物或昆蟲,人們更關心糧食及石油等民生必需品的價格波動,因為這些都直接影響日常生活。
其實,遭忽略的是:人是生態系統的一份子,維護生物多樣性的豐富、完整,即保障了醫藥、飲食營養,乃至農林漁牧、旅遊業等價值,可以說是與人們的健康、經濟息息相關。而所謂環保、節能減碳,無非都是要降低人類活動對生物棲息地產生的衝擊和破壞,延續自然資源的使用期限,確保我們以及子子孫孫能夠繼續在地球上安心生活。
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普及環境資訊及環境教育為基礎,欲進一步引發國人對環境的關心、激發改變的行動。故將「守護生物多樣性」溶於各項推廣任務中,十年來,不論是傳遞知識或是保育行動,都漸漸地長出了骨幹、血肉。
知識推廣:生物多樣性專欄、專書出版
為使更多人瞭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協會與林務局自2004年開始合作,開闢「生物多樣性」專欄及「生物簡介」專欄,每篇專欄皆以案例及故事為切入,強調與知識的結合,讓「生物多樣性」相關概念在個別案例的演繹中,更易受到矚目和完整的吸收。同時以環境資訊中心及電子報為平台,提供讀者國內外最新且完整的國內外保育新知,及深入淺出的研究專文。
並於2008年度出版《上課了!生物多樣性一》專書,收錄2004~2008年精彩文章共32篇,主要探討生物多樣性真義以利教育宣導;2009年推出《上課了!生物多樣性二》與《上課了!生物多樣性三》,則分別進展至保育概念、台灣民間的保育行動介紹,並引介國際上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值得關注的焦點議題,讓「生物多樣性」相關的介紹資料更臻完整成熟。
而因生物多樣性與原住民順應自然的文化智慧密不可分, 2010年底舉行的第10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CBD-COP10),也特別針對維護生物多樣性與保存原住民文化及資源使用權利的議題展開討論。
在這方面,協會與林務局合作出版的《綠色葛蕾扇:南澳泰雅的民族植物》、《走山拉姆岸:中央山脈布農民族植物》與《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系列套書書寫台灣林業歷史,並從南島語族觀點出發,真實紀錄了因面臨現代化而逐漸流失的原住民傳統文化與智慧。這套作品自2006年開始,陸續獲得政府優良出版品獎、2009年第一屆國家出版獎, 2010年甚至獲得第二屆國家出版獎─「特優」的首獎最高殊榮。
知行合一:環境信託、生態工作假期、珊瑚礁總體檢
除了以網路文章及實體出版品推廣生物多樣性資訊之外,更重要的是「起而行」。協會運用廣播、講座、國際交流參訪等形式,使相關知識有機會透過其他管道,接觸到更多民眾,達到推廣生物多樣性觀念之效。
自國際間引進的生態工作假期、環境信託等先進且有效的環境教育及保育策略,則盡可能創造全民參與環保行動的機會。
珊瑚礁總體檢方面,由於珊瑚礁生態系一向提供了龐大的觀光旅遊產值,且是許多沿海落後地區人民最廉價最易取得的蛋白質來源產地。因此持續監控珊瑚礁的健康狀態及所受到的威脅,有助於我們了解並協助維持其健康狀態。
珊瑚礁體檢是1997年由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所發起,期望透過在地社區、業者或組織持續監控各地珊瑚礁區的健康狀態,從1997年至2001年,短短幾年三大洋已經累積超過1500個礁區在其監測網下,歷經十幾年,更是遍佈全球珊瑚礁區。
台灣在1997年時即共同參與了這場盛事,唯歷來參與對象一直侷限於學術界的台灣珊瑚礁學會。時至2009年,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第一次由民間團體──海洋教育推廣協會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主辦,水下調查活動也倚靠著招募民間一般潛水人員完成了全台六個地點大搜查的不可能的任務。迄今(2011),已是第三屆由民間主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將持續舉辦台灣珊瑚礁體檢活動,為大家監控台灣珊瑚礁的健康狀態!
接軌國際 我們都是地球村的一份子
雖然台灣不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但我們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及地理環境,陸地面積雖小,物種數量是所有國家平均值的100倍,海洋生物是全球平均值的400倍,可謂「生物多樣性之島」。
除了定期翻譯國際保育新聞,在去年(2010),第十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CBD-COP10)會議期間,與特約記者合作,開闢連線報導特輯,讓國內讀者知悉最新會議進度及資訊,瞭解國際間對生物多樣性保育課題的討論與挽救的策略、方向。
另外,此次合作還首度在聯合國會議中,爭取世界各國團體參與台灣搶救白海豚、保留濁水溪口溼地的行動,共獲得47個與會國家、86名國際人士簽名連署,表示肯定與支持。
生物多樣性是跨越國籍和種族的議題,NGO成功將台灣保育行動帶進世界脈絡,是串連其他國家的組織,形成友好網絡的開始。而「白海豚不是台灣的單一事件,而是國際事件。」守護生物多樣性,是此世代不可逃避的責任。透過國家公園設立、各類型保護區與保留區劃定、野生動物保育法規以及環境影響評估法,還有剛通過的環境教育法等國家的力量,確實已產生一些正面效果。但人民的思維仍然必須透過環境生態教育、環境倫理學的概念以及生命教育意識,扭轉整體社會及政府部門的行政方針,增進人民對土地的情感,付諸守護環境的行動。
十年了,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仍將在這條路上繼續努力,唯有恢復多樣性的地球生命,人類才可能邁向和平共存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