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十年變遷】做好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 是一切發展的基礎 | 環境資訊中心
環資十年特刊

【環境十年變遷】做好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 是一切發展的基礎

2011年05月15日
作者:沈世宏(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

沈世宏(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圖片來自:環保署。臺灣山川秀麗,生態多樣,土地富饒,四百年前被稱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自1960年代起,創造了經濟的奇蹟,然而在工業發展中所帶來的污染負荷,超越了環境承載極限,造成公害並危及國人健康。1970年代末期臺灣的環保意識開始萌芽,1980年代全國民眾環保意識逐漸提昇,以及各地風起雲湧的反公害運動,促使環保署於1987年8月22日成立,建立環保組織體系及制度、健全環保法規、推動環保政策及措施等,奠定環境保護發展宏模。

20年餘來,隨著社會轉型及經濟的發展,我國環境也面臨不同程度的變遷及衝擊,從早期的產業型污染、都市及生活型公害,到現在的氣候變遷,環保署都隨著環境議題變遷,所採取保護環境的策略也不同,亦即由公害防治的管末處理,演進為污染預防、源頭管理,進而以永續環境的全方位方向邁進。

我國的環境品質在全體國民共同努力之下,國民行為及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育已有顯著改善與進步。去年,不論是環境空氣品質,水體水質、資源回收都是自有污染以來,最佳的改善狀態,有效提升了我國的環境品質;「環境保護」的觀念,也已從宣誓性口號,逐漸落實於民眾的生活當中。臺灣環境保護成果也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

最近十年來,我們面對的是更大規模的地球環境問題,氣候變遷、水資源匱乏及能源短缺的危機,更需要國人面對環境保護新挑戰,體認到做好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才是一切發展的基礎。未來政府的環保方向,將整合各部會污染防治及自然保育工作,加強環境資源保護及維持生態環境平衡,預計在民國101年成立環境資源部,為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劃下新猷。同時也依據 總統環境政見所揭示的「前瞻而正義的環境政策」、「循環而多樣的自然生態」、「再生而節能的低碳家園」、「潔淨而健康的生活環境」及「優質而幸福的社會氛圍」五大願景,擬定「組織建置倡永續」、「節能減碳酷地球」、「資源循環零廢棄」、「去污保育護生態」及「清淨家園樂活化」,作為環境保護施政的五大主軸工作方案,以營造臺灣為清淨、低碳、循環、共生及健康的永續社會,成為「東方瑞士」美麗家園。

保護環境資源,追求永續發展,是普世價值,也是全球的趨勢。尤其,面對環境災害的尺度與規模逐漸擴大,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地球村公民應盡的責任;環保署當竭盡所能,凝聚各界力量,形成社會共識,堅守環保立場,強化國家永續競爭力,並以創新作為呈現環境的新價值,為後代子孫保留藍天綠地青山淨水的健康永續生存環境。 貴協會已有十年環境資訊領航者的豐碩成果,在這關鍵時刻,期望能夠再接再厲,引領全民共同守護家園,厚植每一國民的環保軟實力,再創環保佳績,捍衛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