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遭盜挖 危害準噶爾生態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肉蓯蓉遭盜挖 危害準噶爾生態

2011年05月16日
摘錄自2011年5月16日旺報綜合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眼下正值新疆肉蓯蓉(俗稱大芸)生長的黃金季節。據了解,現在有許多不法分子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深入沙漠腹地盜挖肉蓯蓉,這嚴重危害準噶爾盆地等地的生態環境。

肉蓯蓉,主要生長在新疆、青海等地日照強烈、極端乾旱、土壤貧瘠的沙漠裡。它無根,無葉,也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寄生在其他植物根部,其植株的肉質莖部分是名貴的補腎中藥。因獨特生長習性和極高的藥用價值,故被歷代醫家稱為「沙漠人參」。

當地森林公安人員說,肉蓯蓉依附在梭梭及紅柳等防風植物的根旁,因此,當盜挖者挖走肉蓯蓉後,會在梭梭旁留下大坑,導致防風植物的死亡,進而影響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