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在今天的就職3週年記者會中,將會提到「環境權」,他強調,環境正義與經濟發展是不能忽視的議題。過去為改善生活不計代價追求經濟成長,有些更建立在對資源的耗竭與對環境的破壞上,然而現在國際非常重視商品的碳足跡、生命週期評估,未來不符環保要求的產品必然遭到排斥,因此必須以前瞻性的眼光,開發產業的新契機,這也是對台灣未來的承諾。
馬總統除將於台南大學舉行就職3週年記者會,以「主權、人權、環境權」為題發表演說,訴求世代正義,強調將為下一代幸福打好基礎,「改變已經發生,改革不能中斷,更不能回頭」。
馬總統除將於台南大學舉行就職3週年記者會,發表專題演說外,下午也將在台南大學與青年學生座談,凸顯政府對於均衡區域發展、關注青年世代的決心。
對於選在具有113年歷史的台南大學舉行記者會,馬總統表示,台南無論是美景或美食,不單單是台南人的驕傲,也是台灣最寶貴的文化資產。
馬總統將在演說中,以「世代正義」的角度,闡述對國家永續的三個責任,包括主權、人權、環境權。他強調,每一代人都有責任,要為下一代的幸福打好基礎,才能薪火相傳、綿延不絕,這就是世代正義。
在主權與和平方面,馬總統指出,過去幾十年,兩岸之間相互衝突對抗,走過這個階段之後,3年來,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秉持「對等、尊嚴、互惠」的原則,積極改善兩岸關係,讓兩岸逐步邁向和平的大道。
他認為,兩岸關係改善不僅創造了和平紅利,也有助於台灣擴展國際空間,主辦花博、世界運動會、聽障奧運會等,以及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加入政府採購協定,都是最好的明證。
其次,馬總統將提及人權與公義。他說,從均衡區域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央與地方應該是夥伴關係,台灣不論南北,都應該齊頭並進,台南市最近在觀光旅遊的發展突飛猛進,中央承諾將大力發展台南市的文化觀光產業,對於台南市鐵路地下化等多項建設,也將加快腳步。
總統指出,幫助弱勢、打擊不公不義,希望替未來的台灣帶來更好的社會發展,這些也都需要跨世代的認同與支持。
馬總統表示,環境正義與經濟發展是不能忽視的第三個議題。過去為改善生活,不計代價追求經濟成長,有些更建立在對資源的耗竭與對環境的破壞上,然而現在國際非常重視商品的碳足跡、生命週期評估,未來不符環保要求的產品必然遭到排斥,因此必須以前瞻性的眼光,開發產業的新契機,這也是對台灣未來的承諾。
最後,馬總統將強調,會以行動及智慧,做出對台灣有利的事,「台灣正在正確的道路上邁進,改變已經發生,改革不能中斷,更不能回頭」。
※ 馬總統有關環境方面的演說全文為:
「在環境正義與經濟發展方面,過去我們為改善生活水準,大力推動經濟發展,但那時對經濟成長是否影響環境,並沒有像現在這麼重視,結果發現有些經濟成長是建立在對資源的耗竭與對環境的破壞上。尤其,耗盡的資源很難再生,破壞的環境也很難恢復,因此我們認為這樣的成長不符合世代正義。
過去三年來,我們逐漸揚棄發展必須以環境為代價的舊觀念;面對不當開發時,我們選擇尊重環境,因為憲法要求我們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應兼籌並顧,而「環境基本法」也告訴我們,如果開發對環境會造成嚴重影響,有危害之虞,應以環境保護為優先。舉例來說,在東部開發上,我們以「蘇花改」取代「蘇花高」,以降低對環境的傷害;對於在彰化的國光石化投資案,我們也尊重土地倫理、重視環境正義,改變了前政府的開發政策。我們希望留給未來世代的,不是殘破的大地,而是清朗的天空,乾淨的空氣,以及生意盎然的山林、溪流、濕地與海岸,為臺灣的土地留下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我知道這個工作不容易,批評來自於各方,有些人會質疑,我們是否從此不要經濟發展,只重視環境保護?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不是的。我們相信,臺灣可以採取追求經濟成長的新模式,讓環境與經濟可以兼籌並顧,未來環境保護將不是負擔和限制,反而是促進經濟轉型的機會,我們要轉變思維。
基於這樣的信念,我們重新規劃了新的產業政策,強調基礎產業高質化,傳統產業全面升級,生產附加價值高的產品,並發展綠色低碳新興產業,未來將以「知識與創新」做為驅動臺灣經濟成長的動力。現在國際上非常重視商品的碳足跡、生命週期評估及環保的要求,看看製造過程中是否不符合環境生態保護的標準,未來有這種危害的履歷,在市場上必將遭到排斥。因此,我們實在不必自限於環保與經濟的兩難,而應以前瞻的眼光,從環境保護的角度,開發出可以配合經濟的新契機,也為永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我們跨世代的責任,也是我們對臺灣非常重要的承諾。
在國光石化案進行環評時,曾經有小學生寫信給我,要我救救白海豚;我還看到有高中生自發性地參與抗議國光石化的活動。他們沒有特殊的目的,只是單純地對環境與生態的關心。我看見他們熱切的眼神,我也聽到他們熱情的聲音,相信這些力量也促使政府相關部門更積極地接觸不同的觀點,研擬替代發展方案,最終決定不支持在彰化興建國光石化,並為當地尋找繁榮經濟的替代方案。(資料來源:總統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