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仙子金門驚鴻-水雉 | 環境資訊中心

凌波仙子金門驚鴻-水雉

2011年06月05日
作者:陳秀竹(文字工作者) 攝影:許進西

100年5月上旬,高雄來的鳥友在金門慈湖拍攝到棉鴨,消息與我分享,我立即通知金門鳥會理事許進西,因為他一有好消息也會立即與我分享,結果他去到慈湖卻未與棉鴨相遇,意外的見到兩隻美麗而迷人的水雉,並且把照片與我分享。

根據金門縣政府出版,梁皆得先生主編「觀鳥金門-金門賞鳥指南一書所述,水雉俗稱菱角鳥,主要分佈於東南亞,因棲息環境遭開發數量稀少,全台不超過100隻,主要棲息於台南官田一帶的菱角田中,因生活在菱角田及外形像成熟的菱角,所以被稱為「菱角鳥」。金門地區觀察紀錄不詳。水雉的腳趾特別的長,使牠適宜在長滿浮水植物的沼澤區活動,繁殖行為和彩鷸相似,有一夫多妻的繁殖行為。

據資料所述,水雉的公、母鳥一般羽色相同,尾羽的長短也因個體差異而不同。明顯的特徵是母鳥體積比較大,公、母鳥如果站在一起,就會格外的明顯。水雉因為在台灣多數棲息在菱角田的環境,所以有菱角鳥的別稱,但是原來牠們並不會吃菱角,因為水雉主要的食物為:水生昆蟲、小魚、濕地植物上的小蟲、植物嫩芽等。水雉擁有比例特長的腳趾及腳爪,因為這樣可以分散牠的身體重量,所以賞水雉行走時,就不會沈到水中,水雉的外型非常優美,所以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稱。

水雉一巢一般生4顆蛋,偶而也會出現現有5顆蛋的情形。母鳥通常會在早上下蛋,平均會一天下一顆蛋,下完四顆後,牠就把孵蛋的重責大任交給公鳥了。

水雉由於進化,使得牠擁有一雙像雪鞋一樣可以行走在浮葉上的腳,主要因為特別長的腳趾,幫助牠能將重量分散到大於本身且十分輕薄的浮水葉片上,因此水雉在浮葉上,行走有如履平地的感覺。水雉在池塘裡通常以行走為主,根據鳥友觀察發現,水雉只有在遠距離覓食或受到干擾時,才會以飛行的方式前往。如果大家有機會在野外觀察水雉,就會發現當牠們修長的腿趾,漫步在池塘裡,輕盈移動,姿態多麼優美與迷人!所以大家會雅稱水雉為「凌波仙子」。據說在日據時代,水雉是被列為天然野生紀念物之一,並且受到嚴格的保護!

我記得去(99)年7月我到金門大學上採購法的課程,有一天早上去得特別早,就到學校的大學池觀察,意然讓我第一次與水雉初相見,當時自己不能確定是否即為水雉?我還電話請金門鳥會資深田野調查同仁溫林來現場幫忙鑑定,確認是水雉。

今年5月發現的水雉,經過金門國家公園發佈新聞之後,有鳥友寫E-mail告訴我,他們在5月上旬接近新聞報導的時間,也在烈嶼的陵水湖拍到水雉,後來金門鳥會的其萱理事也來信分享拍到在慈湖水雉,我再回電和進西聯絡,他說今年有好幾個地方都分別有水雉的蹤跡,瓊林水庫也有水雉在那裡生活。

金門池塘、沼澤環境豐富,非常適合水雉生活,歡迎喜歡鳥類生態的朋友,一起來分享水雉的生態,並希望有機會在野外遇到水雉時,請不要干擾水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