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火金姑》 捕捉微距世界的生老病死與愛情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戀戀火金姑》 捕捉微距世界的生老病死與愛情

2011年06月03日
本報2011年6月3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螢火蟲產卵畫面。張博鈞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3日晚間在台北市Youth Hub青年志工中心,舉辦紀錄片《戀戀火金姑》放映暨座談會,現場觀眾透過導演細膩的視角,佐以金獎影帝蔡振南的母語旁白,彷彿身歷螢火蟲生活其中的微距世界,一窺其生老病死的愛情故事。

該片背景是北台灣梯田溼地生態,企圖傳達人造的環境中一樣可以孕育出多樣性的自然生態,也展現出台灣農民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和諧景象。親臨播映現場與民眾對談的導演張博鈞表示,拍攝這部片,是為了展現生態的「美」,用畫面感動人,而不是在片中教授生態知識,因此不刻意介紹昆蟲的名字。

現年90歲的天機伯。張博鈞攝片中也出現一位自耕自食的老農民黃天機,為了貼補家用養田螺,意外與黃緣螢形成微妙的共生關係──以田螺為食的黃緣螢紛紛聚集,讓這個鄰近富基漁港的石門鄉老梅村,重現了舊時光裡夏夜螢光點點的景致。於是,故事不僅介紹北台灣梯田中會出現的水生螢火蟲(黃緣螢),其四季生活史,也勾勒出整個山林梯田溼地生態,展現豐富而緊湊的內容。

《戀戀火金姑》導演張博鈞張博鈞說,以往的生態紀錄片,人的角色相對貧乏,因此他在片中特意呈現老人、火金姑與田螺互動的故事。特別的是,片中不只介紹螢火蟲(火金姑)四季生活史,還介紹了水蛇、兩棲類、水生昆蟲、鳥類、毛蟹、蝦、筊白筍田等週遭生態。

張博鈞說,這些生物,有的很小很小,小到你不會去注意,但唯有細細觀察,才看茂盛的生機隱藏其中。

他表示,自己的外公也是農夫,對農夫有一段特別的感情,早就想拍攝農夫的故事了,因此這次很高興能拍攝到88歲天機伯的故事。

但令人難過的是,最近回到天機伯的田間,卻看到附近原本石砌的水圳,被水利會雇工用推土機打掉,鋪上水泥,雖然有「不漏水」的好處,但其中的生機完全沒了,「看了實在非常難過」。

生態紀錄片  也可以「很電影」

張博鈞表示,為了讓紀錄片「好看」,花了許多心思,運用許多劇情片拍攝的道具與手法,例如滑軌、起重架等;另外有許多畫面在野外不易拍攝,也必須在室內攝影棚,營造一個擬真的水田生態。

紅娘華孵出畫面。張博鈞提供例如,片中有一幕紅娘華破殼而出的孵化畫面,讓現場觀眾驚呼連連。但張博鈞表示,為了那一霎那幾秒鐘的畫面,拍了一個多月才成功。因為自己雖然養過很多次紅娘華,卻從沒看過破殼的那一瞬間,錯過好幾次時機;每一次錯過,就得花上一兩個禮拜的等待。

在器材方面,用長距離望遠鏡頭有許多好處,例如拍攝毒蛇,可以很放心的遠距離拍攝;或者,拍攝怕人的樹蟾、螳螂,也都不會驚動到拍攝主體。

現場觀眾、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陳曼麗表示,這部片把台灣最常見的濕地生態──水田,做非常完整而優美的呈現,也把人在其中與自然的互動勾勒地栩栩如生,看了之後,真的非常感動。

《戀戀火金姑》拍攝資金有部分來自於林務局補助,也是第二屆國家生態電影節「有影秀台灣」活動中,受邀參展的影片之一。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表示,生態紀錄片對生態保育意識的推廣非常重要,很感動有許多紀錄片工作者在經費拮据的情況下,仍本於對自然的熱愛,向世人傳遞環境的美好。

推廣自然影像  人人都可參與

主辦這次「自然影像」系列活動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後續仍將持續辦理推廣活動,該會資訊中心主任王鎮中表示,6月10日同一時間、地點,將有一場《海豚的圈圈》放映會,歡迎民眾踴躍報名。

另外,該會與林務局合作,正辦理「第五屆自然生命印象‧水森活‧攝影徵件」活動,邀請有心分享的影像工作者參與,活動詳情 http://green.ngo.org.tw/bo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