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在地全球競爭力─中央與地方的重新定位 | 環境資訊中心
李永展

活化在地全球競爭力─中央與地方的重新定位

2002年09月23日
作者:李永展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全球化時代來臨

如果我們以宏觀的角度來看待近日來幾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地方政府同級化、產業外移限制、漢語通用拼音之爭、乃至於「挑戰2008國發計畫」等,不難發現源自對「全球化」的焦慮與不確定感正貫穿其中。的確,全球化乃為當前架構全球政經環境的主要力量,它改變了世界經濟地理的分佈情況,傳統的國際分工架構已不足以解釋現行的經濟運作邏輯,取而代之的是以全球為範圍的競爭環境。

在此趨勢下,影響國家發展的變因更趨於複雜,中心與邊陲的問題,在不同的空間尺度,以及不同的權力決策面向(政治疆界或者經濟領域)也具有不同的性質與成因。在全球化發展所帶來的競爭壓力下,台灣如何在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站穩立基取得競爭優勢,並且兼顧環境整合與社會公平等議題,乃為當前重大的挑戰。

真實的生活場域-環境空間

全球化時代許多經濟行為已不再受限於環境空間,但是環境空間不僅是人們真實的生活場域,更是所有生命不可或缺的生存所繫,也是在全球化將世界變成同質、單一的產品與形象的過程中,最可能以獨特性與在地性取得競爭條件的生產部門。人類或許可以在虛擬的數位世界中進行經濟交易,也可以單純從比較利益的成本原則選擇產地,但是多元的個體表現卻是在地空間能夠活躍於世界舞台上無可取代的競爭方式。換言之,當環境空間越來越成為觀光旅遊等消費標的,其特殊的自我魅力將是決定其是否具有競爭力的指標。

台灣地形蜿蜒起伏,既有山岳盤據,亦有大海環抱,原具備了極佳的自然生態景觀資源,但無可諱言的是,因過去數十年來經濟發展策略的選擇,使環境空間已然遭受極大的破壞,錯過了以環境空間來界定自我角色的機會。但我們必須體認在現今的全球的經濟環境中,台灣已不可能再依靠勞力密集、低技術、高污染的產業進行全球經濟競爭,如今唯有全面性地以品質導向來爭取加入全球競爭,其中在地空間品質的提昇與空間魅力的展現更必須被視為前提。

地方政府與國家角色的轉變

在此,我們必須注意到兩種角色的改變:其一是地方的自我定位,其二是國家的角色扮演。在全球結構重組的過程中,由於國家的框架已無法界定利益的來源與去向,因此反而是地方政府具有識別利益的靈活度與聯繫能力,並且找到明確的競爭位置。換言之,在國家缺乏總體控制的情況下,互動議程越是具體,資訊網絡的正向回饋能力越是靈活,恢復某種社會控制的能力也就越大。因此地方政府必須意識到強化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如此才能突破國內政治與經濟的侷限,參與世界社會的運作。

國家必須清楚在全球化世界中的位置,國家的利益來自地方利益的總和,國家必須從過去控制分配的主導者角色,轉化成為協助調節的補助性角色,如此才能避免僵硬與功能萎縮的龐大官僚體系變成阻礙地方與全球接軌的絆腳石。

全球在地化

在面對全球化所帶來的各種極化現象,所導致的區域及地方弱化的問題,政府需擺脫過去舊思維,絕非以透過社會資源各種「補貼」方式來加以因應,而是以「投資」來代替「補貼」,也就是針對地方的特性來加以「投資」,投資的對象並非是地方硬體建設,而是「人」,鼓勵「創新」與「學習」,發展地方在地的力量,由地方有能力自行承載及因應全球化所帶來的危機,才是真正落實所謂的「全球在地化」。

目前政府的「社區營造」、「就業工程」或「閒置空間再利用」等相關政策推動,均朝向此目標前進,但如何擺脫現階段由政府預算所支撐的情況;而由民眾有能力能自行承載與推動,才是地方活化唯一解決方式。 (200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