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韌性專題】城市做氣候調適 資金調度須由下而上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城市韌性專題】城市做氣候調適 資金調度須由下而上

2011年06月15日
作者:林佳穎

編按:「城市韌性2011」大會日前在德國波昂召開,這是一個由實踐永續發展的地方政府所串起的聯盟ICLEI召開的年度大會,台灣的高雄市、台南市、台北市、新北市也都從2006年起陸續加入會員,其行動對地方政府突破國家框架的永續行動深具意義,本會特派記者林佳穎,全程與會,帶回第一手觀察,將陸續分享給讀者。

「韌性城市2011──第二屆城市與氣候變遷調適世界大會」(2nd World Congress on Cities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公布「資助韌性城市」白皮書,白皮書中指出全球氣候資金結構性的缺口,並且提出了足以彌補這個缺口的創新方法。白皮書作者 Jeb Brugmann表示,現在需要的是建立在地專業與機構,資助在地真正的需求。而不再像過去一樣由全球資金機制預先決定地方該要採取怎樣的行動,才能取得基金資助的資格。

白皮書中也提出,除了現行的全球氣候基金之外,應該擴展讓更多的私人投資進到氣候資金機制當中。世界銀行氣候變遷特使 Andrew Steer支持這個想法。他表示,我們必須要在環境資金的發揮有更多的想像,讓投資者更容易加入,並且獲得最佳回報。

Resilient Cities 主會場。林佳穎攝此次世界大會6月3日至5日間在德國波昂召開,由「地方環境行動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 簡稱ICLEI),世界市長委員會(World Mayors Council) 以及波昂市政府共同主辦。

本次「城市韌性」大會舉辦的目的,是提供全球城市在氣候變遷及調適策略這議題上,相互學習、合作及串連的一個定期經驗交流的互動平台。今年ICLEI大會焦點除了持續關注降低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提高都市能資源使用效率、氣候災難之防災救災等相關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及使用工具之外,更反省強調──全球氣候基金(資金)體系在資助都市氣候調適上的資金缺口,應由現行由上而下的方式,反轉成為以在地需求為導向的方式。並且應更進一步創新建立引進民間資金投入氣候變遷相關計畫/建設的機制。

今年的大會有66個ICLEI會員國家參與,55個地方政府代表,三百多名演講及專題分享者,總計約550人與會。參與國之中,有六成為已發展國家,四成為發展中國家。 與會者背景多元,依照與會者組織類區分,最多為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歐盟委員會,世界銀行等),其次為大學、地方政府、公司企業、NGOs及中央政府等等。專業類別為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政策,都市/鄉村規劃,環境管理/工程,能資源管理,農業糧食發展,交通發展,市長、市議員等。ICLEI登錄的十個台灣會員城市中,有高雄市、台南市及新北市等三個城市,近三十人參與這場大會。

為期三天將近50場次的平行議程,安排了因應氣候變遷下城市治理所需挑戰轉型的各面向議題;氣候調適策略對話、社會氣候脆弱性的評估工具、多層次治理知識與資訊交流、焦點城市經驗報告。議題方向包括再生能源、水資源供應及管理、能資源管理、都市生態系統、都市熱島效應、綠色基礎建設、多元參予者的加入、調適及韌性行動計畫等等。

※ 關於 ICLEI- 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

ICLEI- 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是一個由實踐永續發展的地方政府共同組成的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ICLEI的任務是建立並且支援各地方政府在永續發展上達成實際改善目標的全球性運動,特別是改善環境條件的、持續累積性地在地行動。

ICLEI國際秘書處設在波昂,並有地區秘書處及辦公室。目前ICLEI擁有超過1200個註冊會員,包括70國家的地方政府及所轄縣市,總治理人口累計超過四億四千萬。

ICLEI執行全球最大型的,連結在地行動、國家目標及國際共同協定的城市氣候計畫(climate programs of cities)。ICLEI提供資訊、執行訓練、籌組會議、促成網絡串連及城市經驗交換、實行研究及先驅專案,並提供技術服務及顧問諮詢。

本次Resilient Cities 2011大會,由國際再保險公司Swiss Re贊助,歐盟區域發展基金,德國北萊茵-西法利亞州政府、 瑞士發展及合作機構、國際對話儲蓄銀行基金會波昂分會共同支援。

※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