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循環經濟 稻草、 牛糞廢棄物都變寶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發展農村循環經濟 稻草、 牛糞廢棄物都變寶

摘錄自4月30日人民日報湖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湖北公安縣農村經濟邁向循環發展,新興產業的發展使稻草、牛糞、豬糞等廢棄物反而成了搶手貨。該縣水稻面積90萬畝左右,每年收割稻草18萬噸。以往稻草不是集中焚燒就是隨意丟棄,2002年基立環保板材公司成立後,其以農作物秸稈、特別是稻草為原料製作環保板材,年產5萬立方米環保板材可消耗稻草7萬噸,接近全縣稻草產量的1/2,全縣農民向這家企業賣稻草即可增收1500萬元。

另外章田寺鄉是公安縣生產雙孢蘑菇規模最大的鄉鎮,按生產技術要求,每100平方米的栽種面積必須要備500公斤幹牛糞,1500公斤稻草。在章田寺鄉的帶動下,全縣雙孢蘑菇的栽種面積近40萬平方米。共需要幹牛糞400萬斤,按目前收購價每斤0.2元計算,僅牛糞一項就將產生80萬元的經濟效益。

同時隨著農村沼氣的不斷推廣,農戶的廢渣爛草、人畜糞便也被充分利用,全縣農村使用沼氣的農戶已達2萬多戶,佔全縣的12%,不僅節約燃料開支,沼氣池產生的肥料肥效也提高了10%,使用沼氣農戶年均減少商品肥開支在1000元左右,全縣僅此一項即可節約開支近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