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1死4傷 驗出熱帶性海魚毒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吃魚1死4傷 驗出熱帶性海魚毒

2011年08月08日
摘錄自2011年8月3日民視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7月台東成功鎮有民眾疑似吃了港邊捕撈的青鱗仔、三角仔等魚類,造成1死4傷離奇中毒,3日台東縣衛生局初步檢驗結果出爐,發現其中俗名青鱗仔的「黃小砂丁魚」,含有大於0.5MU的熱帶性海魚毒,可能就是禍首。

青鱗仔屬於珊瑚礁海域的魚類,跟牠一樣的,還有傳統市場常見的石斑魚、赤角魚、鸚哥魚,為了避免有熱帶性海魚毒的風險,魚販事先都會把魚的內臟拿掉。

事實上,熱帶性海魚毒,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吃了多會出現神經感覺異常,例如嘴麻關節疼痛,一旦發現吃魚有問題,要馬上就醫。不過衛生局呼籲,烹煮珊瑚礁魚類,記得清理內臟,可以降低中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