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30日
摘錄自2011年8月30日中國時報台中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母親之河」大甲溪及沿海西岐、建興等海域,因遭沿岸砂石場及工業、家庭汙水汙染,生態環境頻臨物種滅絕危機;農委會及第三河川局等單位,昨日實地會勘後,研擬生態復育計畫,將請水產試驗所以科技方法執行復育計畫。
保育團體指出,大甲溪原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溪中有毛蟹、蝦、蜆、藻類及多種魚類;近年來遭到兩側砂石場非法排放洗砂水,溪中生物遭到嚴重荼毒,魚、蝦、貝類無一倖存,物種幾近滅絕,連帶影響周圍自然生態。
市議員吳敏濟、楊典忠說,大甲區建興、福德、西岐等海域,自古即孕育台灣特有環文蛤等;台中幼獅工業區設立後,工業及家庭廢水日以繼夜的排放,台電通宵火力發電廠延長海域使用汙染擴大,導致潮間帶環文蛤幾近絕跡。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及農業局等官員,29日上午一行人,先從松柏港會勘福德、西岐、建興等海域,再到大甲溪勘查沿溪的生態,發現原本特有的環文蛤及溪中的魚、蝦等,幾近陷入物種滅絕生態浩劫。
農政單位認為,針對福德、西岐、建興海域的環文蛤復育,將協調水產試驗所進行技術上復育工作,復育前必須先行淨灘。經聯絡陸軍五八砲指部指揮官楊海明,獲得他的允諾,將俟颱風過後立即派員協助淨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