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室種蘆筍 整年可採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網室種蘆筍 整年可採收

2011年09月07日
摘錄自2011年9月7日聯合報台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農民也要思考創新,為自己創造更多商機。」因蘆筍產量及價格穩定,台南將軍、西港及佳里一帶種植面積逐年增加。64歲農民謝國文不採露天種植,而是在網室內,不但減少病蟲害,還能控制產期,一年四季都能收成。
「這是一種試驗的心態,要用心去研究。」謝國文說,因為本身是花農,先加入農會花卉產銷班,之後加入蔬菜產銷班。他與台南農改場人員討論研究,利用網室種植2分地蘆筍,短短一年成功栽種整年都能收成的網室蘆筍。

謝國文說,一般露天蘆筍採收期在2至6月,網室蘆筍則不受氣候及季節限制,不但減少病蟲害,還可拉長產期,「到9月都還在採收,市面上量少自然賣得好。」謝國文每早以人工現採,趕在中午前新鮮配送到北部果菜市場。

將軍區農會推廣股長吳明成說,蘆筍產地價1公斤可賣100元以上,價格好農民種植面積增加,將軍區近兩年成長到50公頃種植面積。但因網室種植成本高,1分地至少要投資上百萬,很少人像謝國文一樣,「下重本」嘗試創新種植手法。

謝國文說,因為一整年都是採收期,噴灑農藥的管控成為最大困難,「要精準拿捏生長時機。」他說,網室種植的蘆筍因日曬少,纖維質較少也較白,但品質和露天種植不相上下,「農民辛苦揮汗,怎麼種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