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換窩〉 | 環境資訊中心
楊家旺

讀〈換窩〉

2011年09月11日
作者:楊家旺

親愛的法伯:

第一冊第22章,也是您《昆蟲記》第一冊的最後一章,這一章您繼續對高牆石蜂做了一些實驗,這一章的實驗我覺得很有趣,覺得您像是在捉弄高牆石蜂,但我知道,事實上您不是這樣的心態,您完成的是一個非常嚴謹且深具啟發的實驗。

由於高牆石蜂是將窩築在一顆石頭下,黏附在石頭上面,因此,您將石頭移到兩公尺遠的地方,也就是說,窩跟著石頭被移到了兩公尺遠的地方,其他的條件都沒變。石蜂飛回來的時候,發現石頭不見了,理應注意到兩公尺遠的地方有一顆原本的石頭,但祂對這顆石頭一點兒興趣也沒有,即使在尋找原本的窩時曾飛過這顆石頭上空,祂也不屑一顧。後來,您對另一隻石蜂做了一樣的實驗,差別只是石頭移得比較不遠,約一公尺。結果卻是一樣的,這隻石蜂放棄了這個窩,這個移開一公尺遠的窩已不再是祂的窩了。

您說:「我必須承認,昆蟲的記憶力是一種奇怪的記性,這種記性對於地點具有那麼清晰的普遍性了解,但對自己家的了解卻如此有限。我傾向於稱之為『地理學本能』;這種本能對當地的地圖可以瞭如指掌,而對親愛的窩,自己的房屋本身,卻一無所知。」

您持續對石蜂做的下一個實驗是,將兩隻工作程序到達相同程度的石蜂對調祂們的窩,也就是把兩顆石頭的位置對調,如此一來,等到石蜂飛回自己窩巢時,實際上是另一隻石蜂所築的窩,而非原本自己所築的窩。石蜂會不會將別人的窩當成自己的窩呢?您實驗的結果是,會的,這兩隻石蜂都將另一隻石蜂所築的窩當成了自己的窩,繼續築巢的工作,一點兒也不受影響,一點兒也不懷疑有什麼問題發生。祂們繼續將另一隻石蜂的窩當成自己的窩般築造,而築造到一半的時候,法伯,您又把祂們的窩巢換回來,祂們還是樂意接受,繼續工作。這個實驗,感覺上像是捉弄,卻深具啟發不是嗎?

接著,您將一個只建好一層泥牆的窩,換成另一個已建造好且幾乎裝滿蜜的窩,這時,啣著泥漿飛回窩的石蜂會有什麼反應呢?您發現處於築窩階段的石蜂,在不需要築窩的窩上繼續築窩,使得蜂窩被堆得比原本的高度多了三分之一。造好窩後,繼續的工作程序是儲蜜,這些流程祂都會順序執行,絕不偷減,但也知所變通,因為窩還沒開始建就已經建好,於是就意思一下,加高三分之一,蜜也已滿,於是也加減再添一些蜜進去,然後,再把窩密封起來。

您的最後一個實驗是,一隻已經開始儲蜜的石蜂,您將祂的窩換成一個才剛開始築的窩巢,這麼一來,窩不夠深,無法儲蜜,於是這隻蜂「檢查這蜂房,用目光探測它的深度,用觸角來測量大小,終於承認它的容積不夠大。牠猶豫了許久,走開,回來,再飛走,立即又返回,急於要把身上帶著的寶物卸下來。昆蟲的困惑是再明顯不過的。」這隻石蜂最後做了一件荒謬的事,因為整個程序讓祂亂了陣腳,不知該怎麼接下去,於是祂將一個裏頭裝著蜜漿已封閉的窩試圖打開。打開後,在已經很滿的蜜窩裏,繼續添蜜,並且在最後產下了一顆卵(而裏頭早已有另一顆卵了),然後將洞封起來。我知道,法伯,您又要說這是「本能的無知」了。

在我的觀察經驗裏,沒有其他相類似的例子可分享給您了,法伯。不過,倒是有一個我自己認為挺有趣的例子可以分享給您。那是一個盛暑午后,我在追分火車站裏,發現了照片中的情形,一個半圓形的建築構造,因為擁有七個洞,成了蜂類運用的空間,在這七個洞裏,有些已被泥土封密,有些則仍是空洞(等待被利用),我在其中一個洞裏看見一隻蜂,露出頭部,於是拍了一張照片,如附圖。法伯,我很好奇,如果換成您看到這樣的畫面,您會設計怎樣的實驗呢?我實在很想知道,也很想參與。我相信若這樣的機會得以實現,那肯定是我昆蟲觀察個人史裏頭,一個不可能忘懷的經驗。

註:文中所引內容,摘錄自《法布爾昆蟲記》遠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