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天地同震 太空海嘯連動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311天地同震 太空海嘯連動

2011年09月13日
摘錄自2011年9月10日中國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日本「311大地震」引發超級海嘯,不但震驚全球,距離地表350公里以外的太空,也受到波及。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劉正彥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衛星及地面站觀測資料,發現太空電離層在地震發生7分鐘後,也跟著出現劇烈的「太空海嘯」,而且比海嘯波提早55分鐘抵達台灣。

劉正彥強調,這項研究發現是全球首次利用GPS地面站與衛星連線觀測資料,「直擊」海嘯發生源頭,並且完整記錄海嘯波傳遞過程。研究成果在全球頂尖的《地球物理研究》期刊發表後,隨即引起國際矚目。

中央大學水文研究所助理教授吳祚任指出,這項研究發現也為海嘯預警機制開啟另一扇大門,以太空電離層作為「太空浮標」,監測發布海嘯警報。

相 對於現有海嘯警報都是利用電腦模擬預測海嘯可能侵襲地區,卻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會發生海嘯,劉正彥表示,我們可以在看到太空海嘯後,提早且確定告訴大家海嘯 真的會來,而不是假警報!以311大地震為例,發生在下午1時46分,台灣上空的電離層在傍晚5時15分被抬升,海嘯在6時10分影響台灣,顯示「太空海嘯」比海嘯波提早55分鐘抵達台灣。

電離層距離地表約1百到2萬公里,強烈地震在地表引發的巨大震動,會拍動大氣產生波動,傳遞到太空後,電離層跟著被擾動,掀起「太空海嘯」,以每秒2.3到3.3公里向四周擴散。劉正彥根據GPS觀測資料發現,311大地震發生7分鐘後,在距離震央東方2百公里的日本海溝西側上空電離層,開始劇烈波動,並快速向外擴散,天地之間出現「同震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