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自台北盆地一路向北奔流出海,翠綠的紅樹林,密密生在岸邊,任潮汐漲退,靜定觀看日昇月落。
結束了烏來生態工作假期,中國各地的環境NGO代表,25日驅車自雲氣繚繞的福山來到開闊的關渡平原,針對森林、溼地保育主題,參與生物多樣性講座,並走訪關渡自然公園及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
紅樹林生長於河、海交界處,獨特的生長型態,能適應鹹、淡混合,鹽度變化大的環境,並能形成富含有機物質的棲地,既是溼地也是森林,成為許多生物的糧倉和屏障。
連續6年參與籌辦兩岸環保交流活動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謝璧如說:「兩岸NGO交流,其實也恰如紅樹林生態,參與的夥伴們憑著熱情和對環境的熱愛,在交流活動過後,總是能試圖長出新行動的幼苗。」謝璧如解釋,在尚未獲得社會青睞時,NGO推動環境運動相當辛苦,但透過交流活動,就像從彼此身上汲取養分,形成互相支持、合作的關係後,使整體網絡變得更健康、豐富。
保育起點:審慎對待任何生命
而不管是森林或溼地保育,都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危機。對此,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董景生博士在上午的〈外來種.麥來?!〉講座中表示,雖然外來種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樣性降低因素之一,但其並非全是十惡不赦,必須正視的是具備入侵潛力者,又稱「入侵種」(Invade species)。而目前許多外來種入侵種的災害,都是人為引進造成,如福壽螺、馬纓丹、松材線蟲等等。
這些生物因為具有「很好種」或「很好養」的特質,人類大量種植或養殖後易對本土生態造成衝擊。談生態保育,董景生特別提醒,任何生命都需要審慎對待,如果不瞭解其生態,就不要隨意處置(如大量種植同一樹種),同時民眾也需加強公共認知,以監督政府。
保育路上 相濡以沫
下午的交流座談中,來自廈門白嶼紅樹林開發公司的林大聲,分享了自己和父親為減緩海岸流失,胼手胝足在鱷魚嶼(位於廈門翔安灣東南海域)上種植紅樹林的辛苦奮鬥歷程。林大聲表示,未來的目標是繼續在島嶼南面種植紅樹林,直至完成環島,並透過生態旅遊/生態工作假期的方式,推廣島上風光,展現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永續利用自然資源。
與林大聲的經驗相對照,關渡自然公園處長陳仕泓接著介紹了園區的成立過程。從一開始只有民間環保團體發起、堅持,到政府重視、提供資金興建教育館,並花了20多年與官方溝通,政府才將園區委由擁有豐富生態教育、導覽資歷的台北市野鳥學會(為民間社團)經營。近8年來,關渡自然公園更獲得HSBC匯豐銀行挹注,推行許多環境教育計畫,每年並舉辦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節,吸引國內外藝術創作者,就地取材、現場創作融合地景的藝術品。
在關渡自然公園的案例中,參訪團對園區志工訓練特別感興趣。包括北京珍古道爾環境文化交流中心的康耘等人,都希望能得知志工訓練的課程內容及時數。康耘表示,希望能借鏡關渡自然公園的經驗,回國後進行更細緻的志工培訓。
行程最後,參訪團前往紅樹林自然保留區,由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鄧旭容帶領,走賞紅樹林步道,並觀察河口生態。
看著退潮後,招潮蟹們舉著大螯在泥灘地上覓食,謝璧如表示,雖然採取的方式不同,但不管是中國或台灣,都有一群人努力找方法保育環境,希望能讓所有生物都像這裡的招潮蟹或彈塗魚一樣,棲地得到保護,能自由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