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國是論壇:要非核去碳的產業政策 要夥伴關係的國土規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民間國是論壇:要非核去碳的產業政策 要夥伴關係的國土規劃

2011年10月02日
本報2011年10月2日台南訊,莫聞報導

由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台南市社區大學等民間團體舉辦的第三屆民間國是論壇,2日接續首日高峰論壇,進行分組討論,針對「產業政策的能源思考」、「國土規劃與區域發展」,吸引近百名民間團體、政府官員與企業人士與會。

能源問題方面,台南大學生態系教授鄭先祐總結表示,國家產業政策落後民間綠色能源的進展,並要從源頭改變能源使用結構。國土規劃方面,清華大學社會系教授表示,透過今天各方的對話,從今天開始有了新的夥伴關係,期許民間力量共同努力。

產業政策:非核 去碳  民間綠能努力要鼓勵

「產業政策的能源思考」方面,大亞電線電纜公司董事長沈尚弘、光洋應用材料科技公司董事長陳李賀、友達光電副總經歷何玄正均到場分享企業經驗。與會學者回應說,已可看到企業界在綠能上的努力,制度與法令規章的配套則必須加快腳步;而碳密集、高能源密集、依賴核能發電的產業結構,都不符合經濟學原理,沒有經濟效益。

民間環保團體則提出諸多案例,提醒綠色產業不能只是在生產端研發替代能源而已,也必須注意到前端規劃面的程序正義,以及後端廢棄物的處理;否則,綠能也會造成環境與人權危害。

以企業經驗而言,沈尚弘介紹說,大亞電纜這幾年開始轉變,開始調查自身產品的碳足跡,啟動「追碳」計畫;另外也開發345KV超高壓電纜降低輸電中的能源耗損;研發高純度氧化銅粉,協助PCB製造業者減少電鍍過程使用的電能與水資源;研發環保電纜,捐給成大綠色魔法學校作為「綠色神經」。

陳李賀介紹該公司從光電材料製造者的角度而涉略太陽能、燃料電池產業,近年則關切到智慧型電網的建置,並準備以此協助台南市政府布建低碳城市,減少住宅部門的碳排放。在智慧電網中,每個連結點同時是能源使用者也是供應者。電力輸配是雙向、多對多的網路。

何玄正則認為,目前企業在綠能上的努力,受到的鼓勵還不夠,例如財務支援體系要穩定,而不是「雨天收傘」;另外建築法規也應該修正,將環保能源納入。他也建議以智慧型社區、智慧型住宅與智慧電網,帶動整合型綠能產業的升級;智慧電網能帶動的產業非常多,包括除能設備、電動車與智慧讀表業等。

台南市社區大學講師晁瑞光則提醒,未注意後端廢棄物處理問題,即便宣稱是「循環再利用」,也會耗掉能源與環境健康。

晁瑞光展示全台從北到南的重金屬污染地圖,北從石門水庫集水區、南到高雄大坪頂等地,密密麻麻已有十多個案例,都是由廢爐渣與集塵灰不當再利用造成的。他表示,目前普遍流行以廢爐渣與集塵灰混合土方,填埋於土堤、河川地與砂石暫存場,其中的重金屬銅鉛鎘等,受到風吹、地表水沖刷,流竄於畜牧區、農地、文蛤養殖區與野生動物保護區等,傷害生態與食物鏈,實在堪慮,但環保署卻不予重視。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提醒,不能只談再生能源,而是要談「用電零成長、甚至負成長」。研發再生能源,並不是用來滿足人類無止境增加的能源需求,而是要把舊有高污染、高社會風險的火電、核電替換掉,「如果有決心、有配套,台灣絕對可以成為非核家園。」

他特別關心,好的政策也要透過「對的程序」作,例如台電要在高雄永安溼地蓋太陽能電廠、或是在東部原始野溪拉庫拉庫溪蓋鹿鳴水力發電廠,或是在花蓮蓋萬里水電站,就必須確實做好環評;若沒有好的程序,「再生能源會變成災難,讓人民對對再生能源失去信心」。

學者包括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教授吳榮華、台北大學自然資源所教授張四立、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等,均同意應杜絕不當的用電習慣與結構,否則再多再生能源永遠也不夠。王塗發特別強調,產業結構偏向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密集產業,以2001-2010年間的數據來看,此類產業消耗能源佔30%以上,創造的GDP卻低於4.4%;而核電蓋了17年投入兩千多億還無法商轉,後端核廢料處理成本難以估計,這些都違反經濟學的比較利益原則。

立法委員田秋堇呼應,福島核電廠爆炸後,靜岡核電廠也停止運轉,現在的東京人,不用核電,日子照過。王塗發說,

國土規劃與區域發展  需要夥伴關係

在「國土規劃與區域發展」方面,台南市副市長林欽榮與學者、民間團體探討五都時代的國土規劃問題。他表示,在「後五都時代」,應該強調對話與合作,而非宰制的力量,而非凸顯宰制的力量。例如國家與地方,講究對話與折衝;區域與地方,講究對話與合作;地方與地方,怎講究包容與參與。地方與國家都應該是相互合作的夥伴關係。新北市城鄉發展局長張璠則分享,市府正規劃透過三環三線的捷運交通網,把該市不同生活圈連結在一起。城鄉發展分署南區規劃隊隊長張逸夫則說,正試著提出以國土保育為優先的政策計畫與國土空間發展計畫。水利署長楊偉甫則說,國土規劃說起來簡單,但目前法令還不建全,但五都皆有同樣的觀念,在脆弱度高的敏感區位,包括高風險受災區、缺水區、海平面上升、地層下陷區等,都有相對的因應策略。

聽取政府單位簡報後,台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葉欣誠表示,「規劃的意義在於管理」,從此觀點來看,台灣幾乎沒有國土規畫。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黃瑞茂與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董事賀陳旦則認為,國土計畫的關鍵之一,是要看見民間可以使力之處,共同思考國家該往哪個方向走;主張行政程序法的精神要納入,在計畫擬定、執行的時候讓民間聲音進入體制。

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則從地球科學的角度指出,氣候變遷對國土規劃的挑戰越來越嚴峻,尤其氣侯暖化導致海平面不斷上升,2100年的上升幅度,從保守估計的50公分已修正到1公尺高;而台北盆地因此遭淹沒的時間,只需要100年。他批評,我們現在卻還在加碼建設,而沒有用更長期的眼光來從事國土規劃。

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長黃煥彰從森林復育、社區防災、水資源管理、戴奧辛污染控制、爐渣再利用等案例羅列大大小小「47問」,談到台灣的源頭管理環境的能力,嚴重不足。他也期許,很多時候,國土管理並非意味著人為工程的施做,「還乾淨的土地給自然,自然會幫我們找到生命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