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不起一次核災 劉黎兒出書說清楚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經不起一次核災 劉黎兒出書說清楚

2011年11月10日
本報2011年11月1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劉黎兒出新書要將台灣承受不起一次核災的原因說清楚。總統馬英九3日公布核電政策,其中核四於2016年前商轉,不但環保團體噓聲四起,幾位女作家也表態反核,支持綠能源。除了施寄青在報紙上登廣告表明反核電的立場,陳若曦批台電將人民當青蛙,用便宜電價「慢慢煮」,被封為「核電女王」的劉黎兒更於近日出版第一本反核專書,透過簡單的Q & A方式,要將反對核能的意見說清楚,9日晚上於台北市金石堂書店現身說法。

福島透明恐怖更甚台灣白色恐怖

福島何時還能名符其實呢?(圖片來源:我們的島)311日本福島核災至今屆滿8個月,日本政府卻必須靠違法才能勉強維持體制的運作。對於喜愛日本的劉黎兒,感受十分複雜。「日本政府現在所做的比台灣白色恐怖時代更可怕!」劉黎兒以福島現況說明核災是無法承受的災難。

劉黎兒分析,福島縣佔日本土地3%,全縣200萬人都需避難,但日本政府無法處理這麼龐大的人口,只好將避難範圍設定在直徑範圍20-30公里內。目前仍有120萬人生活在核災60公里的範圍,其中28萬是孩童,全縣幾乎都超過4萬貝克,有如醫院X光室或核電廠某些區域的輻射線管理區域。

日本政府必須不斷調高食品輻射標準,讓受到污染的糧食可以在市場販售。原來10貝克以下才能販售的稻米,調高到500貝克;現在有些商店為了表示自己的產品更優,而標榜「烏克蘭標準」200貝克,但是烏克蘭標準仍然嚴重超出原來的標準;而這些標榜烏克蘭標準的產品,價格也更昂貴。長野縣長長期關注車諾比事件的後續發展,深具核能概念,因此採用烏克蘭標準,算是最好的了。其實德國輻射防護協會建議的標準,大人是8貝克、小孩4貝克以下。只是,誰又能料到日本竟淪落至此?劉黎兒無限感慨。

劉黎兒說,現在食品產地的標示越寫越小,他雖會提醒兩個就讀大學研究所的兒子注意產地標示,但輻射劑量高的食品充滿了日常生活,為了不讓兩個孩子因為注意這些細節而讓日子難過,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核災是無法背負的責任

核電廠。(圖片來源:東京電力公司)「日本政府將問題解決的時間推遲到30年後,但30年後誰還會記得這些說過的話?」劉黎兒說,這只代表問題無法解決。劉黎兒說,例如日本政府說要清除輻射塵,90%輻射塵落入山林,若要清除需挖掉5到10公分腐植土;而形成1公分的腐植土需要100年的時間,比黃金更珍貴。若把這些腐植土都挖掉,土地還能長出植物嗎?而這些挖掉的土要棄置到哪裡呢?輻射塵根本無法清除。

「日本政府若承認福島全毀,放棄整個福島地區,會影響政府信用與權威,還得承認至今推進核電的錯誤,無力也無法讓福島人搬遷,讓福島人自覺是棄民。」劉黎兒認為,日本因這次核災半永久性的失去部分國土。

而災民要申請賠償政府卻設定很多門檻,增加難度。除了厚厚一疊讓民眾眼花撩亂的申請書,還限定申請期限,超過期限就領不到補償。這也使得東京有些律師甘冒被曝的危險,進入災區協助居民申請賠償。

「百萬單位的人在當地受苦受難,台灣趁還來得及的時候,務必要廢核。」而劉黎兒也將不斷書寫核能議題,「寫到廢核為止」。劉黎兒說,反核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最可惡的是政府卻不斷欺騙人民,說有能力處理,例如事故兩分鐘內就能插入減速棒,「福島發生核災的原子爐也都插進去了,不是插得進去就沒問題!」

核四非蓋不可!……?

照片來源:430向日葵廢核行動團體「核安這兩個字不可能放一起」劉黎兒說,沒有百分百安全的核安,核電安全是神話,不可能成立。福島發生核災的原子爐耐震係數0.6G高於核四的0.4G;即使5月初宣布關閉的濱岡核電廠耐震係數也有1G,是核四廠的3倍。台電卻誇口台灣核電能挺得住芮氏規模8的地震,比日本安全10倍。

「那也得看震央在哪裡,如果離很遠或許沒有影響,但所謂的0.4G只要是周圍發生芮氏規模5的地震就挺不住了!」

另外,也有聲音會說蓋了不用可惜。劉黎兒說,核四一旦填充了燃料就不是處女爐了,之後要拆爐就需要兩倍成本,因為已有輻射污染。而核電營運不只是錢坑,更是人坑,不但要投入眾多人力維持,而且這群人是自己的身體承受輻射污染,前仆後繼。「只是錢的問題,都無法忍受了,更何況是人坑!」

劉黎兒直批整個核能產業建立在欺瞞。「騙局太多!」劉黎兒說「核電是低碳能源」根本是謊言,直批核電產業就是高碳排碳產業。「開採鈾礦過程使用機具等等,就是高碳排。若堅持至少發電不排碳,那也只有一開始的幾秒鐘。」他解釋,核能只有1/3用來發電,2/3是用來讓海水冷卻,冷卻過程每秒會將70噸的水提高到7℃,海底生物因此燙傷、死亡,珊瑚更著完蛋。海水原本是最吸碳,卻因此項擾動而釋放出原本吸納的二氧化碳,「這樣還說低碳排?真氣人!」言談中,劉黎兒難掩怒氣。

劉黎兒說只有廢核這件事不能談藍綠,廢核是絕對價值也是愛台灣的表現,他認為或許這是個機會促成台灣的融合與對話。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