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納評價標準後中國8成城市空氣質量不合格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PM2.5納評價標準後中國8成城市空氣質量不合格

2011年11月16日
摘錄自2011年11月16日廣州日報廣州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著名大氣環境專家、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遠航在廣州就此問題作了專題講座。他表示,PM2.5是否納入國家環境質量監控體系很快就會有結論,如果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評價標準,全國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會從現在的80%下降到20%。

廣州市環保局則透露,目前廣州10個國控監測點都在監測PM2.5,但由於中國還沒有關於PM2.5的評價標準,監測還處於探索階段,暫無公布數值的計劃。

按照世界氣象組織的規定,當大氣水平能見度小於10公里,相對溼度小於90%的情況為灰霾。近年來,灰霾已成為中國不少城市面臨的最大污染問題,而PM2.5又是其中的關鍵。對此,張遠航表示:珠三角的灰霾來自大氣中PM2.5的消光作用,氣象因素是外因,大氣復合污染還是主要因素。

PM2.5可以進入肺部,甚至是肺泡,對健康影響很大,還能攜帶空氣中的重金屬等物質,對呼吸系統、心血管、免疫系統、生育能力、神經系統和遺傳等都有影響。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在1998年進行的北京藍天工程項目實驗中首次證明了灰霾主要由PM2.5組成,而直徑在2.5微米到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