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旗魚季 老船長說故事傳環保觀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成功旗魚季 老船長說故事傳環保觀

2011年11月22日
摘錄自2011年11月21日客家電視台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東縣成功鎮從本月19日開始,展開一年一度為期9天的旗魚季活動,當地的愛鄉協會也藉此機會,邀請多位老船長現身說法,要讓大家知道,就算只是一口生魚片,背後也有感人的故事,同時也藉此傳達,保留在地產業文化與珍惜海洋資源的觀念。

就算風浪再大,鏢手仍然能穩穩站在鏢台上,看準旗魚的身影,投射出手中的鏢桿,因為擔任正鏢手的幾乎清一色都是船長本人,這種日治時期流傳下來的傳統捕旗魚方式,目前台灣只有宜蘭縣與台東縣還看得到。這些平均漁齡都有40年經驗的討海人一開口,就如同海明威筆下的《老人與海》活生生呈現在眼前。

根據台東地區漁會去年統計,台東縣一年的近海漁獲產值大約1億元,不過這樣的數字,其實已經比10年前少了將近3成,全球氣候異常與過度撈捕,造成漁獲量銳減,也威脅傳統漁業經濟與文化,因此愛鄉協會,希望透過老船長的證言,讓大家知道,愛護環境刻不容緩。

成功鎮愛鄉協會總幹事 宋明燕:「差不多再30年、50年,這些鏢手(船長),也差不多7、80歲了,沒有辦法拿鏢桿了,所以這種文化會斷層、會消失,所以我們這幾年,一直在調查他們的故事,也藉著旗魚季的期間,把他們的故事跟大家居民做分享。」

成功鎮愛鄉協會表示,保留鏢旗魚的捕魚方式,不但是為了存續地方的產業文化,同時也能讓日益減少的海洋資源有喘息的空間,也鼓勵民眾用實際行動關懷地球,邀請大家本月26日晚上7點,一起到成功鎮故事館,來聽這些現役船長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