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華人還有迷信吃野味的「食補」觀念,以為野生動物具有奇特精華,吃腦補腦,喝血補血,食鞭補陽,無病也可強身。這樣的文化價值或許就不難解釋有人於調查台灣消費者飲食行為中指出,有半數民眾曾吃過山產,而嗜吃山產的原因,不外乎是為了進補、美味、好奇;至於黑熊於市場上高價位的主因,則是因為其稀有性和進補藥性。
不過在今日物質生活豐裕、營養過剩之餘,如果民眾還大談「食補」,或基於好奇心而吃瀕臨絕種或稀有的野生動物,在消費刺激市場、市場帶動消費的循環下,只會貨不供需,而在「重賞之下有勇夫」的經濟誘因刺激下,「不打白不打(熊)」似乎就成了很順理成章的事了。這樣的惡性循環,只會讓現今已淪於地下化運作的山產店或野味餐廳更為猖獗,台灣黑熊以及其他的野生動物則恐怕永無寧日。
為什麼要研究野外的黑熊?
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擔心台灣陸地上最大型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在很多人還在問及「台灣有熊嗎?」的無知中,或是害怕牠們會攻擊人的莫名恐懼中,不知不覺地從台灣島上銷聲匿跡,如同雲豹、梅花鹿一般。這絕對不是在我們有生之年所願意見到的!
台灣黑熊除了野外數量稀少、活動範圍廣大、習性隱蔽及對人敏感之外,台灣山林植被複雜且鬱密、地形崎嶇、交通和通訊不便,皆使野外研究黑熊的族群和生態習性的作業十分困難。在種種研究環境限制下,這類研究的資料收集及累積效率自然很低,而且研究花費不僅昂貴,經費更是不易取得。這也是有關台灣其他大型的野生動物,深入且長期的野外研究調查難以持續進行的主因。但是,針對此物種的生態和族群的長期研究和監測,卻對其未來存續具有關鍵性的影響,也具有重要的保育意義。
就如同在國家地理雜誌或Discovery Channel上有關野生動物的影片,節目內容時常會穿插動物和研究者二者的故事,而常常打動我們心坎的,不僅是那多采多姿的動物世界,還有那群孜孜不倦專研的研究者。而因為實地研究黑熊的經驗,我有機會看到一個野外研究計畫可能在生態保育上展現的無限張力。
有一個故事很讓我震撼。有一回當我在花蓮卓溪鄉的布農族村落裡,進行獵人狩獵黑熊的訪談時,我隨口問了一位過去曾經獵過黑熊的原住民一個問題。
我問:「以後如果在山上看到熊,你會不會打(狩獵)熊?」
他想了一下,然後說:「應該不會吧」。
我有點懷疑,並追問:「為什麼?」
他又想了一下,然後說:「知道有一個女生在山上那麼努力追(蹤)熊,我去殺牠(熊)幹什麼!」
這段對話雖然很短,但我仍隱約記得他說話那時的肯定表情。這似乎也是部落裡的老人,不之從幾何時開始稱呼我為「熊媽媽」原因嗎?他們相信研究者捨棄山下的舒適便利,而願意長時間地待在山上,是為了要照顧山上的熊。
• 庇護物種(umbrella species)
熱帶地區的森林擁有世界上最高的生物多樣性,許多大型食肉動物因為它們的活動範圍廣大,常被用來作為保育棲息於這些地區的其他眾多生物,也就是所謂的「庇護效應(umbrella effect)」。黑熊是瀕臨絕種物種,也是保育學上的庇護物種,依據在玉山國家公園利用人造衛星追蹤黑熊的活動範圍資料顯示,有些個體的年活動範圍可大於200平方公里,相當於玉山國家公園(台灣面積最大的保護區)面積的1/5,有些個體也會跑到非法狩獵活動較為猖狂的國家公園以外地區活動。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有效地保育黑熊,其他眾多生物則也能因此得到適當的保護。
• 明星動物(flagship species)
廣告需要代言人,保育宣導也不例外。黑熊和其他為人熟知的大型食肉獸相似,比如老虎、獅子、貓熊等,牠們體型壯碩、生性隱密、形貌威嚴,具有吸引人目光的「巨星」風采,故這些動物往往成了在保育宣傳時,最常被舉出的號召或親善大使。由此看來,台灣黑熊不僅具有生態上、研究上及保育上的重要意義,更是代表喚醒社會大眾保育意識的有效媒介。
• 易危物種(vulnerable species)
在人與獸的共同演化史上,大型食肉動物多半被人們視為具有威脅性或危險,或是不受歡迎的動物,因此往往成了人們極欲剷除的動物之一,比如灰狼、草原狼(coyote)、美洲大山貓(bobcat)便為美國早期移民者大規模屠殺的受害者。瞭解這些動物與人類的互動關係,遂為尋找消弭二者衝突對策的重要關鍵;畢竟很多時候,人們對於動物的刻板印象和誤解,往往是動物遭受莫名殘害的主因,黑熊便是一例。當然,人類對於生存於同一塊土地上的其他動物的包容力,也試煉著我們生態保育的決心與智慧。
台灣森林的靈魂
身為台灣陸域生態系統中食物鏈最上層、最大型的消費者,黑熊的存續不僅影響其他生物的功能運作,也代表著生態環境的健全與否。如同一位曾經獵過黑熊的布農族原住民曾告訴我:「如果山上沒有熊和山鹿,心裡會覺得很孤獨,好像沒有人住一樣」。
動物是山林的靈魂,也道盡了黑熊與我們生存的這片土地的緊密關係。只可惜,大部分的台灣人並沒有這般深刻的感受,一則是因為人們居住的空間已離自然荒野越來越遠,而生活中的聲光刺激也已漸漸地被媒體、機械或電腦科技所取代。於是,我們對於自然環境的本能感受能力似乎遂越來越遲鈍,對於環境的關懷也漸趨被動和冷漠,而人類的無知與漠視才是這些動物瀕臨滅絕的最終殺手。
因此,如何提升全體國民的生態保育意識,以及加強對本土野生動物的研究和保育,不僅是台灣黑熊未來前途之所繫,也是「福爾摩沙」之島是否依仍名符其實的關鍵。
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連結「台灣黑熊保育研究網」http://meibear.npust.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