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慮未除 鳥嘴潭人工湖 環評遭擋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疑慮未除 鳥嘴潭人工湖 環評遭擋下

2011年12月16日
摘錄自2011年12月16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水利署為解決中部地區搶水大戰,擬在烏溪興建連續7座的鳥嘴潭人工湖,預計可填補南投彰化地區未來的公共給水缺口,減緩彰化地區地層下陷。但今天在環保署的環評初審會中,遭地方政府和環評委員強烈質疑,直指該工程不但會加重沿岸「風吹沙」,也可能加重烏溪汙染,萬一發生重大天災,7座人工湖可能潰壩,造成中部浩劫。

由於水利署的說明無法化解各界疑慮,環保署環評委員會決議全案「補件再審」。

鳥嘴潭人工湖位於烏溪上游,經濟部水利署表示,預計興建7座人工湖,整體滿水位時蓄水面積約127公頃、蓄水容量約1450萬噸,預計完工後可供應草屯地區每日約4萬噸、彰化地區每日約26萬噸,年供水量超過1億噸,並備援集集淨水場無法供水以及南投、名間的緊急之用,以因應因中科三、四期等科學園區開發案後,屢屢發生農民與科大廠搶水的問題。

環保署上午舉行環評初審時,水利署強調完工後可填補南投、彰化地區120年時的公共用水,減緩彰化地層下陷問題,但台中市、南投縣環保局都提出多項質疑;包括:1.水利署先前提出大度攔河堰計畫,已被環保署要求進入二階環評,至今還未有結果,又再推鳥嘴潭人工湖,兩計畫如同在烏溪取水,但烏溪根本無水可支援,且無法負荷。2烏溪沿岸冬季風吹沙嚴重,一旦該工程再開挖,加上土方帶來揚塵,恐造成沿岸整日風沙遮日,居民難以忍受。

官員並質疑,烏溪水質已屬中度汙染,上游驗出大腸桿菌、鉛、鎘含量,且中科三、四期等工業區排放水也排放烏溪,再加上人工湖工程,恐影響沿線民眾飲用水安全。

環評委員也強烈質疑,鳥嘴潭人工湖一連7座人工湖的設計世界少見,湖區也有車籠埔支斷層─隘寮斷層通過,且開挖深度約21米,與日月潭差不多,如果碰到如921、88之類的重大災害,恐形成連鎖效應,造成大災難。

也有委員表示,該水域有8科17種魚類,是否會對魚類造成危害,仍有疑慮;再者中華白海豚種類減少原因之一,正是烏溪出海口水量太少,開發案是否會影響白海豚生存必須評估。